吉云飞:类型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主潮——从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论争说起(10)
在现代以来的文学评价体系中,类型小说指的通常就是关于人类生活中不太重要甚至是不太紧迫的那部分的小说。需要分辨的是,更紧迫的从来是低下的而非高贵的事物,比如吃喝拉撒。对现实的批判往往不得不与最低的东西纠缠在一起,处理的是最紧迫而非更高贵的命题。许多被视为严肃文学的作品,其实只是“问题小说”,难有更高的和持久的价值。拒绝被紧迫的社会问题所牢牢抓住(尽管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逃离)的网络类型小说,其中的好作品处理的恰是更重要但不紧迫的命题,不但形式上会与现实拉开一定距离以求得一个更好的视角,目标也并非直接反映和改变现实。即便它会通过想象一个不同的、有时更好有时更坏的世界来映照现实,但重要的不是改造现实,而是制造梦境——尽管这一梦境有可能会在最新科技的加持下,以“元宇宙”的形式深深介入未来人们的生活。
需要承认的是,在自下而上的互联网中,由于文学生产是大众主导,自然会从最基础和最普遍的人类经验开始,整体偏向的还是较低的世俗需求而非更高的精神世界。这是它的宿命,即很可能被局限在某一类支离破碎的碎片化生活中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特别是更高的、更本真的生命存在方式。过往对类型小说的批评就集中在它通向的只是快乐,却忽视了更重要的人类事物,乃至为了身体的快乐伤害更为严肃的主题和真正的幸福。然而,这不正是人类生活的本来面貌吗?有能力和机运去实现更高追求的永远是极少数人。大众主导的文学生产的普遍深度和高度并不会比社会的平均水平更深和更高,这首先是一种必须面对的现实情况,但并不意味着网络类型小说就始终处在一个低下的位置,正视自身的欲望并满足它,且从最低处开始,恰是攀登至最高处的正路。
需要承认的是,在自下而上的互联网中,由于文学生产是大众主导,自然会从最基础和最普遍的人类经验开始,整体偏向的还是较低的世俗需求而非更高的精神世界。这是它的宿命,即很可能被局限在某一类支离破碎的碎片化生活中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特别是更高的、更本真的生命存在方式。过往对类型小说的批评就集中在它通向的只是快乐,却忽视了更重要的人类事物,乃至为了身体的快乐伤害更为严肃的主题和真正的幸福。然而,这不正是人类生活的本来面貌吗?有能力和机运去实现更高追求的永远是极少数人。大众主导的文学生产的普遍深度和高度并不会比社会的平均水平更深和更高,这首先是一种必须面对的现实情况,但并不意味着网络类型小说就始终处在一个低下的位置,正视自身的欲望并满足它,且从最低处开始,恰是攀登至最高处的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