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关于山海经的二点想法(蓝白社)(4)
2024-03-26 来源:百合文库
所以后面才会有那些明显感觉重复议论的文字,连格式都一样。
一个西周的贵人,一看图上的狄山,考证了一下心说:诶?这不汤山吗?
于是写下自己的注释:说文王也葬在这,现在叫汤山……
然后也列举了山里的动物有这些这些,其中动物列举中,大多数重复,只比前半段多了两种动物。
这是典型的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座山写下的不同时代的描述。
同样的状况,在好几个经都出现了,比如有个地方写了成汤伐夏桀。
写这些话的人,绝对不是第一批作者。
我称之为第二代作者,第二代这些人还算不错,他们至少在模仿山海经早期作者的文风。
不像第三代作者,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人,直接往上加自己的想象了,直接把一些东西艺术加工了,强加了主观臆测。
‘夸父不量力’这种话,就是第三代作者加入的。
得亏现存山海经中,还有第一批作者所写的‘夸父与日逐走’这种冷静文字留存。
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最早山海经只有图,没有字,都是后来加的。
我想说,只有图的话,谁能写的出山海经?
相貌可以看图写,叫声呢?后人是怎么知道叫声的?还有一座山叫什么名字,这个难道是光看图就能知道的嘛?
所以画图者,至少同时期就有人配图写了文字。
一个西周的贵人,一看图上的狄山,考证了一下心说:诶?这不汤山吗?
于是写下自己的注释:说文王也葬在这,现在叫汤山……
然后也列举了山里的动物有这些这些,其中动物列举中,大多数重复,只比前半段多了两种动物。
这是典型的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座山写下的不同时代的描述。
同样的状况,在好几个经都出现了,比如有个地方写了成汤伐夏桀。
写这些话的人,绝对不是第一批作者。
我称之为第二代作者,第二代这些人还算不错,他们至少在模仿山海经早期作者的文风。
不像第三代作者,大约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人,直接往上加自己的想象了,直接把一些东西艺术加工了,强加了主观臆测。
‘夸父不量力’这种话,就是第三代作者加入的。
得亏现存山海经中,还有第一批作者所写的‘夸父与日逐走’这种冷静文字留存。
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最早山海经只有图,没有字,都是后来加的。
我想说,只有图的话,谁能写的出山海经?
相貌可以看图写,叫声呢?后人是怎么知道叫声的?还有一座山叫什么名字,这个难道是光看图就能知道的嘛?
所以画图者,至少同时期就有人配图写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