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训练计划(3)
2024-03-26 来源:百合文库
再结合最新更新的三百一十四章,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第七章和第三百一十四章的“她”是同一个人。这一点,我想你不会反对。看看正文你就明白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她看着这一堆堆的,觉得很美。
“这一堆堆的”难道不是“她”在“动物园”里找到的那些“废弃的”“遗迹”吗?是否跟我一样觉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另外,上次我负责解码的部分已有进展,我想你那边应该也有好消息吧。用上次的规则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解码的章节——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解码后的正文:从现在起,这副躯体由我主宰。
而且我发现一个巧合,不知是否作者刻意安排。第十五章两个半句,字数分别为4与8,而最新章节第三百一十四章,字数为8与4,有明显的对称性。又尝试了一下其他的角度,并没有太多发现,不过如果从音乐的节奏上来考虑,每半句都为一个小节,那么这两章的四个半句,刚好是四个小节,8个字的半句每个字恰好对应八分音符,而4个字的半句每个字恰好对应四分音符。
这些就是目前的进展。
还有,老问题做结尾,番茄和西红柿有什么不同?
细细读完阿素的邮件,才发现喝了一口空咖啡杯,心里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再次被《其》最新章节震撼,用12个字,让动物园里发生的那些事,愈加合理起来了,不,不仅仅是合理,而是严谨的闭环。另一方面也被阿素的进展感到惊讶,上次讨论中提到的几种解码方法太过复杂,我俩决定分工,可惜我最近一直状态不佳,进展并不顺利,不禁有点沮丧。
我又冲了一杯咖啡,不禁胡思乱想起来。双胞胎难免被人拿来比较,不过我的成绩一直更好,所以不是承受压力的那个人。自从上了大学,好像两人联系变得很少,直到最近聊起“微长篇”。
我想,或许因为阿素学的是数学,硕士论文写的又是信息论方向,因此会对“微长篇”这种信息密度如此高的载体有特殊关注,也是自然而然。
而我接触“微长篇”就有点偶然了。现阶段我研究的是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俗称脑科学)的一个交叉领域,半年前开始跟导师做一个关于“脑补”的课题。众所周知,脑补这个词,早先只是一个流行语,但后来却慢慢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业术语,用来描述对应的重要大脑功能。如今“脑补”这种功能被很多人夸张地说成“人类想象力的代名词”,也不无道理。
第三百一十四章
她看着这一堆堆的,觉得很美。
“这一堆堆的”难道不是“她”在“动物园”里找到的那些“废弃的”“遗迹”吗?是否跟我一样觉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另外,上次我负责解码的部分已有进展,我想你那边应该也有好消息吧。用上次的规则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解码的章节——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解码后的正文:从现在起,这副躯体由我主宰。
而且我发现一个巧合,不知是否作者刻意安排。第十五章两个半句,字数分别为4与8,而最新章节第三百一十四章,字数为8与4,有明显的对称性。又尝试了一下其他的角度,并没有太多发现,不过如果从音乐的节奏上来考虑,每半句都为一个小节,那么这两章的四个半句,刚好是四个小节,8个字的半句每个字恰好对应八分音符,而4个字的半句每个字恰好对应四分音符。
这些就是目前的进展。
还有,老问题做结尾,番茄和西红柿有什么不同?
细细读完阿素的邮件,才发现喝了一口空咖啡杯,心里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再次被《其》最新章节震撼,用12个字,让动物园里发生的那些事,愈加合理起来了,不,不仅仅是合理,而是严谨的闭环。另一方面也被阿素的进展感到惊讶,上次讨论中提到的几种解码方法太过复杂,我俩决定分工,可惜我最近一直状态不佳,进展并不顺利,不禁有点沮丧。
我又冲了一杯咖啡,不禁胡思乱想起来。双胞胎难免被人拿来比较,不过我的成绩一直更好,所以不是承受压力的那个人。自从上了大学,好像两人联系变得很少,直到最近聊起“微长篇”。
我想,或许因为阿素学的是数学,硕士论文写的又是信息论方向,因此会对“微长篇”这种信息密度如此高的载体有特殊关注,也是自然而然。
而我接触“微长篇”就有点偶然了。现阶段我研究的是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俗称脑科学)的一个交叉领域,半年前开始跟导师做一个关于“脑补”的课题。众所周知,脑补这个词,早先只是一个流行语,但后来却慢慢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业术语,用来描述对应的重要大脑功能。如今“脑补”这种功能被很多人夸张地说成“人类想象力的代名词”,也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