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选 | 评《十六和四十一》:把她还给她(4)
三水小草在小说完结时表示,写作过程中“一些东西的深入和表达是很难的一件事”,“一次一次地调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短暂的片刻,把何雨和何默默当成了某个并不具体的人”(第72章“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所说的“并不具体的人”或许指向了女性普遍的生存境遇,每一个女性都是女儿,也都有着成为妻子、母亲的可能,任何一种身份都不应当覆盖全部的自己,自己也不必恐惧任何一种可能身份的到来,这是何雨教会读者的。
毫无疑问,《十六和四十一》是一篇因义成文的作品,作者的写作有着极为自觉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视角,但小说并没有因此成为一篇笨拙的命题作文,所思所感,均被不动声色地串入日常生活故事,以事件、人物冲突表达观念。与其他充斥着大段说教的现实向作品相比,《十六和四十一》中充满烟火气的故事更显得圆融和缓,这与三水小草的美食文背景不无关系。
除去母职议题,三水小草还在小说中加入了校园霸凌、性骚扰、家暴等现实感强的事件,这些事件穿插于母女相互理解的主脉之间,既推动主线剧情,又各成一环。事件中的女性角色,如售货员、班主任、女律师等全都熠熠生辉,相互扶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女性在文中逐渐汇作一团,展现出作者本人对女性群体多个面向的关怀。
小说的最后,因为心中无法熄灭的一丝火,四十一岁的何雨最终再次拿起了十六岁的何雨拥有的吉他,用一句“四十一岁的吉他说它不想死在夜里”为这段母女互换身体的故事画上了句号。是少女、也是大人,是歌手,也是母亲,将无数个何雨叠加在一起,摘下标签,接纳自我,才是真正完整的何雨。
终于,把何雨还给何雨!
毫无疑问,《十六和四十一》是一篇因义成文的作品,作者的写作有着极为自觉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视角,但小说并没有因此成为一篇笨拙的命题作文,所思所感,均被不动声色地串入日常生活故事,以事件、人物冲突表达观念。与其他充斥着大段说教的现实向作品相比,《十六和四十一》中充满烟火气的故事更显得圆融和缓,这与三水小草的美食文背景不无关系。
除去母职议题,三水小草还在小说中加入了校园霸凌、性骚扰、家暴等现实感强的事件,这些事件穿插于母女相互理解的主脉之间,既推动主线剧情,又各成一环。事件中的女性角色,如售货员、班主任、女律师等全都熠熠生辉,相互扶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女性在文中逐渐汇作一团,展现出作者本人对女性群体多个面向的关怀。
小说的最后,因为心中无法熄灭的一丝火,四十一岁的何雨最终再次拿起了十六岁的何雨拥有的吉他,用一句“四十一岁的吉他说它不想死在夜里”为这段母女互换身体的故事画上了句号。是少女、也是大人,是歌手,也是母亲,将无数个何雨叠加在一起,摘下标签,接纳自我,才是真正完整的何雨。
终于,把何雨还给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