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全面成套的写作方法《十九脉写作要诀》下部(7)
亲身经历是根本,缺少了亲身经历,参考借鉴和类比推演就成了无本之木。
12.1.1.)亲身经历
没有真情,就写不成小说;没有亲身感受,就没有真情。间接得来的知识,其信息量和信息完整性远不及人的亲身感受。很多领域的过程,如果没有亲身感受,搜集再多的资料也无法建立逼真的模型。内行一看就是瞎扯,外行看了也觉得无聊。高远如《西游记》,其中的基本情节,也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时事而写出。脱离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创作,犹如隔板猜物,必然失败。
写作中,作者若不能清楚地知道小说中各行各业各种人物的处事方法与语言,那么他所写的人物就经常不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不知道话该怎么说。小说中的人物在故事中犹豫,作者的笔也就在纸上犹豫,这是写作速度慢的一大根本原因。要想提高写作速度,必须博闻强记,丰富经验。
12.1.2.)参考借鉴
经典作品,都是承前启后。文学发展史上,一个作家所能创造的,一般只是很少的增量。像在表现家庭生活方面,《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是一代作者只能上一个台阶。
有些传说是在几代人之间流传、加工了几百年才逐渐发展成熟的,不学习借鉴永远不可能写好。玄奘西游的故事就是经历了长期的民间流传、加工,最后才由吴承恩继承发扬,创作出《西游记》。
没有人能仅凭自己的生活感受和阅历写出一部《西游记》,就算他活了几百年也不行。但是,就算得到了玄奘西游的所有传说资料,若没有深刻的生活感受,若没有将生活感受与传说吹牛相融合的能力,也万万写不出《西游记》,所以几百年才出了一个吴承恩。
吴承恩若早生几百年,当时《西游记》的传说尚未成形,他本事再大,也写不出《西游记》。
一个作者只能写好自己具有深厚素材积淀的情节,脱离自身的积淀去创造别的情节,必然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强如四大名著,一部作品中的情节类型也是很有限的。不是一个作者只想写好有限的几类情节,而是一般一个作者只能写好有限的几类情节。想写好大量类型情节的人,可能到最后连有限的几类情节都写不好。
读史,一是了解社会,二是学习处事方法,三是学习语言。政治家可以学习古代政治家处理政事的方法和语言,教师可以学习古代教育家教育学生的方法和语言。有时是引用古人语言,有时是以类似的语气说话。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也是参照了很多前人的现成语句。
现实中,各专一行的专家尚要借鉴前人的处事方法;小说中,作者以外行身份写遍三百六十行,怎能不借鉴前人的处事方法?比如写江湖中好汉劫了好汉,下来该怎么办?若不看前人叙述的内行事迹,仅凭作者基于外行经验的演绎推想,恐怕写出来会谬以千里。
12.1.1.)亲身经历
没有真情,就写不成小说;没有亲身感受,就没有真情。间接得来的知识,其信息量和信息完整性远不及人的亲身感受。很多领域的过程,如果没有亲身感受,搜集再多的资料也无法建立逼真的模型。内行一看就是瞎扯,外行看了也觉得无聊。高远如《西游记》,其中的基本情节,也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时事而写出。脱离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创作,犹如隔板猜物,必然失败。
写作中,作者若不能清楚地知道小说中各行各业各种人物的处事方法与语言,那么他所写的人物就经常不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不知道话该怎么说。小说中的人物在故事中犹豫,作者的笔也就在纸上犹豫,这是写作速度慢的一大根本原因。要想提高写作速度,必须博闻强记,丰富经验。
12.1.2.)参考借鉴
经典作品,都是承前启后。文学发展史上,一个作家所能创造的,一般只是很少的增量。像在表现家庭生活方面,《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是一代作者只能上一个台阶。
有些传说是在几代人之间流传、加工了几百年才逐渐发展成熟的,不学习借鉴永远不可能写好。玄奘西游的故事就是经历了长期的民间流传、加工,最后才由吴承恩继承发扬,创作出《西游记》。
没有人能仅凭自己的生活感受和阅历写出一部《西游记》,就算他活了几百年也不行。但是,就算得到了玄奘西游的所有传说资料,若没有深刻的生活感受,若没有将生活感受与传说吹牛相融合的能力,也万万写不出《西游记》,所以几百年才出了一个吴承恩。
吴承恩若早生几百年,当时《西游记》的传说尚未成形,他本事再大,也写不出《西游记》。
一个作者只能写好自己具有深厚素材积淀的情节,脱离自身的积淀去创造别的情节,必然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强如四大名著,一部作品中的情节类型也是很有限的。不是一个作者只想写好有限的几类情节,而是一般一个作者只能写好有限的几类情节。想写好大量类型情节的人,可能到最后连有限的几类情节都写不好。
读史,一是了解社会,二是学习处事方法,三是学习语言。政治家可以学习古代政治家处理政事的方法和语言,教师可以学习古代教育家教育学生的方法和语言。有时是引用古人语言,有时是以类似的语气说话。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也是参照了很多前人的现成语句。
现实中,各专一行的专家尚要借鉴前人的处事方法;小说中,作者以外行身份写遍三百六十行,怎能不借鉴前人的处事方法?比如写江湖中好汉劫了好汉,下来该怎么办?若不看前人叙述的内行事迹,仅凭作者基于外行经验的演绎推想,恐怕写出来会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