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憨山自叙年谱第十集,山洞中德清遇奇人,头顶如雷身心顿空得指点(4)

2023-12-20 来源:百合文库
有一天晚上,德清打坐完毕,按照惯例起身去外面“经行”。正在行走之时,忽然就感觉自己的头顶,轰隆隆地响了一声,就像炸雷一样,刹那之间山河大地,身心世界豁然顿空。德清就安住在了这种空定的奇妙境界中,大约过了有五寸香的时间,才慢慢地感觉到身心的存在,也感觉到了脚下的土地。睁开眼睛一看,周围的事物又恢复到平时的模样。此刻的德清,感觉自己的身心特别轻快,有一种美妙的感受,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随后德清回到了石室中,那位隐者问道:你今晚经行,为何这么久的时间?德清就把自己刚才的用功境界,一一详细地告诉他。
隐者听完以后,微微一笑说道:此乃“色阴境界”罢了,非是本有。我住在此岩洞三十多年,除了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这样的境界中。你不可以执着在这个境界,虽然身心很愉快,但是必须放下,不取不舍,才不会被境界蒙蔽本来之佛性,也才能继续深入修行下去。德清听完以后十分地认同,他向隐者行礼,感谢对方的指点。

憨山自叙年谱第十集,山洞中德清遇奇人,头顶如雷身心顿空得指点


通过以上的记载来看,德清在盘山遇到的这位隐者,确实是一位高人。他是真正的实修实证者,真修行人是能够安于寂寞,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佛法的。《楞严经》上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隐者指点德清的意思也在于此。当然有一些所谓的修行名人或者高僧大德,本身自己没有什么体验,却一味地否定他人的境界,认为打坐没有用,只有明心见性才行,这也是不可取的。
孰不知“文字般若”要过度到“观照般若”再到“实相般若”才行,明心见性有顿渐之分,并非口头禅。当年佛祖雪山六年苦修也不是普通因缘,自有其中的道理在。修行不是仅仅懂得理论说几句古人“牙慧”,或者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就可以解决生死大事的。此时年仅28岁的憨山德清,最让人最佩服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实修实证,他现在的修行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是可喜可贺。

憨山自叙年谱第十集,山洞中德清遇奇人,头顶如雷身心顿空得指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