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试阅书评:如果我们无法互相理解(有大量剧透)(4)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那些记录,路易的人生不过至多三五年。但有了那些记录,路易的灵魂越过了死亡的局限,由不同个体的接续达到了“永生”的状态。
此处对生死的论述是值得深思的。这并不仅仅是金草叶描绘一个与人类不同的外星生死观这样简单的事情,而是揭露了她面对生命的短暂无常与死的必然性的思考。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提到,进入现代以后,死亡被越来越远地赶出了生者的感觉世界。人们惧怕死亡,因此逐渐将死亡推离生者的世界,好远远地避开终究会到来的、无法回头的死。但群居人们不是。群居人的生死观为我们思考生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灵魂负载在记忆之上,跨越个体差异而作为每个接续个体的灵魂永恒存续。换言之,个体只是灵魂的容器,记忆不断增加,灵魂接替传递。肉体终会腐朽,而灵魂超越死亡的局限而达到永生。
这样的永生可能性真的存在吗?只要我们选择成为同一个灵魂,就能将生命无尽延续吗?只要我们选择成为同一个灵魂,就能真的凭借共同的经验记忆与体察世界的方式成为同一个灵魂吗?金草叶通过科幻折射出对现实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将生死观放置于温情脉脉的科幻故事之中,引人深思。
三、用眼睛观察
希真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选择用眼睛观察这个世界。抛开高科技的设备,回到最原始的方式去观察最真实的世界。当我们用感觉开始观察的时候,之前那些感觉之外的抽象的东西就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世界。尽管这世界多少会受到我们感知能力的局限而无法呈现出它全部的奥秘。在《光谱》中,群居人以色彩认知世界,以色彩的差异记录语义,又以色彩传递记忆,它们的人生基于色彩,基于感知。
在高科技逐渐取代人类来探索世界的同时,我们出于感官的原始认知是否可以被科技取代?正如“我”所说,那些记录着普通内容的色彩语言是否有研究的必要性?我认为原始的感官认知是不可以被任何科技取代的,因为感官代表着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或许群居人的记忆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正是因为他们通过视觉的色彩表示语义,在传递记忆的同时传递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视角和方式,最终使不同个体成为同一个灵魂。换言之,群居人超越死亡的生存观念可能并不仅仅建立在记忆的传递之上,更建立在“感知”特别是视觉感知这一视角传递的基础上。不同的感知造就了不同视角的世界,产生了个体间的隔阂。但也正是经由感知的传递,路易们得以拥有同一个灵魂。这是感觉的自然史所造就的天然的视角差异。因此我们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路易们无论个体差异,都是路易。
此处对生死的论述是值得深思的。这并不仅仅是金草叶描绘一个与人类不同的外星生死观这样简单的事情,而是揭露了她面对生命的短暂无常与死的必然性的思考。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提到,进入现代以后,死亡被越来越远地赶出了生者的感觉世界。人们惧怕死亡,因此逐渐将死亡推离生者的世界,好远远地避开终究会到来的、无法回头的死。但群居人们不是。群居人的生死观为我们思考生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灵魂负载在记忆之上,跨越个体差异而作为每个接续个体的灵魂永恒存续。换言之,个体只是灵魂的容器,记忆不断增加,灵魂接替传递。肉体终会腐朽,而灵魂超越死亡的局限而达到永生。
这样的永生可能性真的存在吗?只要我们选择成为同一个灵魂,就能将生命无尽延续吗?只要我们选择成为同一个灵魂,就能真的凭借共同的经验记忆与体察世界的方式成为同一个灵魂吗?金草叶通过科幻折射出对现实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将生死观放置于温情脉脉的科幻故事之中,引人深思。
三、用眼睛观察
希真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选择用眼睛观察这个世界。抛开高科技的设备,回到最原始的方式去观察最真实的世界。当我们用感觉开始观察的时候,之前那些感觉之外的抽象的东西就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世界。尽管这世界多少会受到我们感知能力的局限而无法呈现出它全部的奥秘。在《光谱》中,群居人以色彩认知世界,以色彩的差异记录语义,又以色彩传递记忆,它们的人生基于色彩,基于感知。
在高科技逐渐取代人类来探索世界的同时,我们出于感官的原始认知是否可以被科技取代?正如“我”所说,那些记录着普通内容的色彩语言是否有研究的必要性?我认为原始的感官认知是不可以被任何科技取代的,因为感官代表着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或许群居人的记忆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正是因为他们通过视觉的色彩表示语义,在传递记忆的同时传递观察世界、认知世界的视角和方式,最终使不同个体成为同一个灵魂。换言之,群居人超越死亡的生存观念可能并不仅仅建立在记忆的传递之上,更建立在“感知”特别是视觉感知这一视角传递的基础上。不同的感知造就了不同视角的世界,产生了个体间的隔阂。但也正是经由感知的传递,路易们得以拥有同一个灵魂。这是感觉的自然史所造就的天然的视角差异。因此我们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路易们无论个体差异,都是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