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读罗翔《圆圈正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6)

2023-12-16 来源:百合文库
道德主义。这种想法自然是人的第一反应,且让人浑身充满动力,就像康德说,道德本来就不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幸福。但愈是这样思考然后去做,愈会觉得自己虚伪,助人之后又会产生虚荣感,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虚荣心,以道德主义行事最终可能让人走向德行的幻灭。
功利主义。自然让人想起密尔和边沁的快乐理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功利主义的判断依据是行为能否增进人的快乐,但快乐很难被量化,且如果根据经验计算利益得失,最终也会走向庸俗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懦弱而非勇敢。

读罗翔《圆圈正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是约翰·穆勒·密尔却认为,幸福是有高下之分的。“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如果那个傻瓜或猪有不同的看法,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那个方面的问题,而相比较的另一方即苏格拉底之类的人,则对双方的问题都很了解。”
如果幸福没有高尚和庸俗之别,那么一切都会变得平庸,劣币终将驱逐良币。而密尔说,越是能够体现人的尊严的快乐就是越高级的快乐。如果人有尊严,那么一定存在一个永恒的概念。除掉永恒这个概念,人的尊严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随意抛弃,幸福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高下之分。

读罗翔《圆圈正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