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不成灰,怎能涅槃(2)
2023-12-01 来源:百合文库
衰老与死亡,这几乎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话题。或者“向死而生”,或者寻求生命存在的意义......不管哪种方式都可以将我们引向新的思想境界。可是,即便智慧如布雷尔和尼采两位有名的历史人物,也不免会陷入迷雾,看不清楚眼前的现状。另一方面,电影采用了强有力的对比,波尔塔和莎乐美作为布雷尔和尼采陷入困境的理由,都拥有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整部影片,这两个人物始终是诱惑和麻烦的象征。布雷尔想摆脱,尼采也想摆脱,但是,当拨开云雾观众才发现,所谓的诱惑不过是逃避现实的手段罢了。
在接下来的场景中,布雷尔通过催眠让自己重新选择了人生。他试图经历从未经历的人生,同时也摆脱了家庭与责任带来的压迫感。电影在这里已经暗示了这场游戏最终会走向失败。布雷尔告别了妻子和三个孩子,踏上寻找波尔塔的火车。当他站在高处,看着波尔塔依偎在新医生身上,甚至开始接吻时,布雷尔仓皇而逃。那场对他来说独一无二的妄想,在波尔塔看来不过是治疗过程中的陪伴。也许,这时候布雷尔对自由还有一丝幻想,那么,当他成为服务员偶遇从前的学生时,仓皇而逃最终为这场游戏画上了句号。在学生弗洛伊德的帮助下,布雷尔看到了寻找自由后的落魄。最后,布雷尔终于意识到,折磨自己的并非是对波尔塔的妄想,而是死亡与衰老。
在这场治疗中,尼采更像是个孩子。他敏感,害怕与人发生感情上的联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无疑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躲在壳里的尼采依旧想获得救赎。他表面上在治疗布雷尔的绝望,其实也是治疗自己的绝望。布雷尔所承受的并非只是一个病人的角色。当布雷尔离开,空荡的房间只剩下尼采一个人时,他开始通过弹琴陷入对过去的妄想。他踩着布雷尔治疗的脚印,小心翼翼地寻找对自我的救赎。
影片中,尼采对布雷尔说:“不成灰,怎能涅槃?”当他们意识到即便没有波尔塔或者莎乐美的诱惑,依旧会有更多的借口作为逃避的理由。所以,在电影的最后,他们选择勇敢地面对人生。
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情节会有许多改编,背后有社会和个人的原因。在这部影片中,照搬小说情节无疑会让观众更加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但是,导演的改编让电影蒙上了神秘色彩。或许有人想通过电影获得尼采的哲学思想,但是,这部电影只是基于史实将两个人合理虚构成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并开启了扣人心悬的“谈话治疗”,哲学只是他们探讨问题的一种方式。所以,这部抛开电影中人物的身份设定,展现在观众眼前的依旧是心理问题。
在接下来的场景中,布雷尔通过催眠让自己重新选择了人生。他试图经历从未经历的人生,同时也摆脱了家庭与责任带来的压迫感。电影在这里已经暗示了这场游戏最终会走向失败。布雷尔告别了妻子和三个孩子,踏上寻找波尔塔的火车。当他站在高处,看着波尔塔依偎在新医生身上,甚至开始接吻时,布雷尔仓皇而逃。那场对他来说独一无二的妄想,在波尔塔看来不过是治疗过程中的陪伴。也许,这时候布雷尔对自由还有一丝幻想,那么,当他成为服务员偶遇从前的学生时,仓皇而逃最终为这场游戏画上了句号。在学生弗洛伊德的帮助下,布雷尔看到了寻找自由后的落魄。最后,布雷尔终于意识到,折磨自己的并非是对波尔塔的妄想,而是死亡与衰老。
在这场治疗中,尼采更像是个孩子。他敏感,害怕与人发生感情上的联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无疑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是,躲在壳里的尼采依旧想获得救赎。他表面上在治疗布雷尔的绝望,其实也是治疗自己的绝望。布雷尔所承受的并非只是一个病人的角色。当布雷尔离开,空荡的房间只剩下尼采一个人时,他开始通过弹琴陷入对过去的妄想。他踩着布雷尔治疗的脚印,小心翼翼地寻找对自我的救赎。
影片中,尼采对布雷尔说:“不成灰,怎能涅槃?”当他们意识到即便没有波尔塔或者莎乐美的诱惑,依旧会有更多的借口作为逃避的理由。所以,在电影的最后,他们选择勇敢地面对人生。
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情节会有许多改编,背后有社会和个人的原因。在这部影片中,照搬小说情节无疑会让观众更加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但是,导演的改编让电影蒙上了神秘色彩。或许有人想通过电影获得尼采的哲学思想,但是,这部电影只是基于史实将两个人合理虚构成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并开启了扣人心悬的“谈话治疗”,哲学只是他们探讨问题的一种方式。所以,这部抛开电影中人物的身份设定,展现在观众眼前的依旧是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