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评论】论红楼梦中的梅文化(5)
“不求”二句:大士,指观音大士,传其净瓶中有甘露,可救灾厄。这里以观音、嫦娥比妙玉。槛外,栏杆之外,又与妙玉自称“槛外人”巧合。“入世”二句:将栊翠庵比为仙境,折梅回“去”称“入世”;“来”到庵里乞梅称“离尘”。梅称“冷香”,故分“冷”“香”于二句中。“桃红雪”、“割紫云”喻折红梅。宋代毛滂《红梅》诗:“谁将绛雪点寒枝。”唐代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踏天磨刀割紫云。”原说采紫色石。“槎枒”二句:前句意即“谁惜诗人瘦肩槎枒”。槎枒,亦作“楂枒”、“查牙”。本岐出貌,这里形容瘦骨嶙峋的样子,肩因冷而耸。后句实说归途中尚念栊翠庵之清幽。
“咏红梅”诗,除宝玉的一首外,都是新出场的人物所咏,诗中所体现的内容都是些传统的风花雪夜的畅怀,并没有多少新意。不过,对于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倒是有很大帮助。如邢岫烟的纯朴、李纹的感伤、薛宝琴的奢华,都是很明显的。而且他们于品评花草大有见地,各有偏爱。但有人认为这几首咏梅诗“有一种预示人物命运的诗谶功能”:“能紧扣所咏对象的颜色和神髓进行感受和描摹,融入了作者〔小说人物〕的不同情感,同时也有一定的诗谶功能。[2]”
不管如何,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在芦雪庵三者连翩而至: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即景联诗;雪和梅融为一体,以梅为中心,构成诗的意境。
三、赠梅
宝玉的乞梅与妙玉的赠梅,文字不多,只在五十回及六十三回有过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叙述,但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意味,更引得无数红学研究者作出评说,而且几乎是差不多一致的观点。
第五十回:“李纨笑道:‘……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宝玉忙吃一杯,冒雪而去。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李纨点头说:‘是。’一面命丫鬟将一个美女耸肩瓶拿来,贮了水准备插梅。……一语未了,只见宝玉笑嘻嘻的捧(笑欣欣擎)了一枝红梅进来……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可不是宝玉和宝琴。宝玉笑向宝钗黛玉等道:‘我才又到了栊翠庵。妙玉每人送你们一枝梅花,我已经打发人送去了。’”
“咏红梅”诗,除宝玉的一首外,都是新出场的人物所咏,诗中所体现的内容都是些传统的风花雪夜的畅怀,并没有多少新意。不过,对于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倒是有很大帮助。如邢岫烟的纯朴、李纹的感伤、薛宝琴的奢华,都是很明显的。而且他们于品评花草大有见地,各有偏爱。但有人认为这几首咏梅诗“有一种预示人物命运的诗谶功能”:“能紧扣所咏对象的颜色和神髓进行感受和描摹,融入了作者〔小说人物〕的不同情感,同时也有一定的诗谶功能。[2]”
不管如何,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在芦雪庵三者连翩而至: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即景联诗;雪和梅融为一体,以梅为中心,构成诗的意境。
三、赠梅
宝玉的乞梅与妙玉的赠梅,文字不多,只在五十回及六十三回有过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叙述,但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和意味,更引得无数红学研究者作出评说,而且几乎是差不多一致的观点。
第五十回:“李纨笑道:‘……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宝玉忙吃一杯,冒雪而去。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李纨点头说:‘是。’一面命丫鬟将一个美女耸肩瓶拿来,贮了水准备插梅。……一语未了,只见宝玉笑嘻嘻的捧(笑欣欣擎)了一枝红梅进来……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可不是宝玉和宝琴。宝玉笑向宝钗黛玉等道:‘我才又到了栊翠庵。妙玉每人送你们一枝梅花,我已经打发人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