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而人不散
第一次接触死亡,是我太奶奶去世。
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白天,一个无风的晴天,印象里除了满地等着晒干的豆子,就剩下太奶奶花白的头发。
第二次见面,是一个半晴不晴的阴天,去了已故的太奶奶的家里。
当时离清明节还差几天,太奶奶正在折用来烧的纸船,谁知折到一半,就离开了。
说来也巧,就好似这纸船是为了自己而折的一般。
他们说是年纪太大了,心脏不好,猝死了。
当时我年纪太小,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想办法要到我母亲的手机用来玩。他们讨论葬礼,我则用手机打消消乐,玩的不亦乐乎。
葬礼我没有参加,因为要上学。哪怕参加了估计对当时的我来说,也只是一场漫长而又无聊的剧场。没有鲜艳夺目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色的衬托下,人们平淡无趣的面孔。连难得能添加乐趣的菜肴,也会做成清淡的味道。
对那是的我来说,死亡的意义止步于此。
之前有幸读过一篇文章:一个人的死亡,全村上下的人来参加葬事,讨论的是菜肴好不好吃,财产分配怎么处理,他们家以后怎么办,却无人在意死者已矣这事本身。
就好比《是谁杀了知更鸟 》这则童话一样,小动物们从来没有关心过知更鸟死了这件事,而在意如何处决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