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是爱情的唯一途径,但是爱情要有独立精神和道德
最近连着看了三本渡边淳一的书,《情人》,《野蒿园》,《男人这东西》,前两本是描述两种不同“形式”的婚外恋,第三本是“解释”男人为什么会有婚外恋。
《情人》与《野蒿园》,都是已婚男性与单身女性的悲剧婚外恋故事。可能是因为成书时间相差十年多,人的思维也随着经历发生了变化,所以,即使两本书的女主都是“情人”,但是她们作为“情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情人》的女主人公修子,一位33岁的职场白领,独居在东京的房子里,修子定期给独居在乡下的母亲打电话或回家探望,除了“情夫”,还有一堆志同道合的“姐妹淘”;《野蒿园》的女主人公迪子,24岁的血液中心技术员,与父母和妹妹生活在京都,“情夫”是自己的上司,日常生活基本就是和“情夫”约会了。
其实我无法形容是人的思维随着时代更加进步了,还是两位主人公的年龄和经历的差距导致了不同的爱情观。修子爱她的“情夫”,爱到做了五年的“下水道”情人,爱到拒绝了追她的其他男人,但是她的爱是理智的,她从不让男友在家里过夜,理由很简单,怕原配着急;因为童年时父亲的出轨对自己和母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她从未想过要涉及到男人的家庭,甚至更接受不了男人要抛弃家庭和她结婚的想法,她认为这是可耻的——一个抛弃家庭的男人是可耻的,此外,她甚至拒绝男人给她买奢侈品或是给她存款;当然,她更不会因为男人而取消自己和姐妹们的约会。反观迪子,即使与“情夫”同在一个单位,也要每天下班后和他一起约饭,隔三岔五去旅馆约会,当男人着急回家时就产生怨恨。迪子一直嫉恨原配,认为她是该受惩罚的,为了接近原配,甚至提出要跟原配的弟弟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