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人,渡己(2)
确实,信仰在他们那里得到了价值,他们遵从了信仰,把它视作是自己人生的无上信条。他们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了佛,佛要其虔诚,他便虔诚;佛要其清净,他便清净。他们将佛看做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也因此佛门渐渐兴旺。
但,烧香拜佛不过是为了子女安康事业有成、排忧解难成为了他们精神生活的调味品、阪依佛门更多是想要逃避内心无法接受之现实……世俗和信仰的大门始终对向而开,而佛门丝毫不介意他们的归顺,只因佛门不会改变这一现实。
佛不会倦怠,亦不会倾覆这一切,因为佛本身就要求了自己“逆来顺受”。
自省、反思、诚恳、避世,高洁而又伟岸,一点点被世俗侵喰殆尽,代之以“尊贵”、“雍容”、“帝王将相之气”,让世人摸不着头脑,只得一心向往而不闻其故——人们将这种现实看做是佛门兴旺的表现,越来越多的人向着佛门前进。
就如同少女之于潭拓寺。她永远无法打开心中的迷惘,永远走不进佛的世界,只觉得这高深难懂,因而在世俗的光景下终了她的一生。少女的困顿并不因佛的高深难懂,也不因为佛没有接纳她的归顺——少女的困顿来自她自己。
佛门仍旧是那个佛门,仍然接受着世人的阪依,仍然空灵、幽静、虔诚、笃信,也仍然教人如何看淡一切、识得轮回。只不过,佛静静的在那立着,人却变了模样:人要佛以为己所用,佛答应了;人要佛能创造价值,佛尝试了;人要佛去开天辟地,佛思考了……佛做着太多本不是自己的工作,却加深了世人对佛那“普度众生”的信念,反而认为佛的世界是“万径人踪灭”的——这不是人能做的事情。
因而,人们永远不相信这样一件事:佛门本是家门,佛祖终为人祖。
而佛却永远不介意这样的现实,佛只知道,真正向佛的人永远向着佛,那些借佛之名行非佛之事的人,始终是迷惘、彷徨、等待被拯救的人。
那些迷惘、彷徨的人,不过是忘记了——佛虽救众生,但渡人先渡己。
-由 喻Nanami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