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开:应仁之乱,缘灭(3)
二月六日,细川胜元于石清水奉纳连歌会上恳请将军对御灵神社一战进行处分。将军足利义政只是来回打马虎眼,生怕得罪正在势头上的畠山义就。非但如此,足利将军还要求细川胜元与山名宗全和睦。都是一个社团,坐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有啥过不去摆茶作揖就算头点地。细川胜元无奈之下,只得咬着牙和政敌山名宗全微笑寒暄,互诉衷肠。
三月三日,细川与山名两党诸同志齐聚幕府将军花之御所朝贺。双方正装出席,内裹软甲,言辞冷漠,剑拔弩张。宴席之下,各自的随从属下甚至发生激斗,刀枪出鞘,血溅五步。
朝贺完毕,细川一党秘密集会,皆言正常渠道正当诉求已然失效,而今唯有捺指印、立誓约、效忠领袖、行动一致,以革命的武装争取武装的革命。
行文到这里,读者或许会有误会,以为细川党追求的是字面意思上的天命鼎革。其实并不是,这里不过是作者的戏谑。在细川的立场,他绝没有另立山头的意愿,其志向更迹近于所谓人在江湖在,江湖恩怨江湖了。
整个四月份,山名一党从地方解送京都的年贡屡屡于中途遭到细川党的劫持,武装私斗层出不穷,难以禁绝。将军足利义政反复诏谕两党革命志士说有国乃有家,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甚至连那位被立作将军继承人的今出川大人足利义视也亲自奔赴山名与细川的宅邸力劝双方放低执念,休戚与共。端起碗吃饭,放下碗砸锅的作风可是要不得,山头主义是要误大事的。可惜,苦口婆心只是一场空。
后人评价三国乱世,其发端不在桓灵,不在黄巾,而发端于何进召董卓。中枢疲敝,倒持干戈,临犯京阙,国乃不国。应仁时期的日本也是一样的道理。细川、山名两党为追求压倒性的优势,征召属下地方势力上洛助拳,一时间旌旗招展,万马奔腾,六十六国兵将齐赴君临,偌大的京城被挤得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当时细川一党有摄津、丹波、土佐、赞岐诸国本藩六万余骑,朝廷军备、幕府公方六万骑,加上斯波义敏、畠山政长、京极持清、赤松政则诸盟友,兵马合计十六万五千余骑。
山名一方有但马、播磨、备后诸国本藩三万骑,斯波义廉越前、尾张、远江一万骑,畠山义就七千骑,一色义直五千骑,土岐成赖八千骑,六角高赖五千骑,大内政弘两万骑,加上其他地方势力,兵马合计十一万六千余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