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3)
数月后,当初离开的壮丁们中仍有人回来,尽管依然没有二喜的身影,但回来的其中一个壮丁去到了韶婳家,说是有人让他传话,让韶婳去隔壁村取东西。有好事者想再打探打探,那传话的壮丁也摇摇头,说让他传话的那人也是受人所托,他自己就更不可能知道别的了。韶婳没多想,隔天便动身了。
几天后,韶婳回来了,还带着一个大包裹。不一样的是,韶婳带着包裹,先回了自己爹出再回二喜家。好些人看她回来了,都想探个究竟,可一问,她笑了笑,说是一个好多年没见面的远房老亲戚寻到了自己家,便托了好些人传话,好让彼此见上一面。
“这可奇了怪了,我在这村住了这么久,也算是看着韶婳爹还有韶婳长大,咋没听说过她们有啥远房老亲戚呢?”
“瞧你说的好像你对人家有多了解似的,难不成人家还要把这祖上好几代都给你讲清楚。况且,你没听人家说吗,那是远房老亲戚,是好多年没见面的远房老亲戚,没听过不很正常吗,你要听过那可真是奇了怪了。”
“可都是好多年没见面的远房老亲戚了,怎么现在又搞这么大圈子,就为了见那一面?图啥啊?”
“都说是好多年没见面的远房老亲戚,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找着了又不见,等啥时候见,老亲戚老亲戚,能等多久?”
尽管村里不少人对此心有疑惑,但韶婳的话也并无不对,而且人家爹也这么说,难不成这还有假?再说了,韶婳回来后还从带回来的大包裹里拿了些邻村的土特产给大家,这难不成也有假?大家的疑惑自然而然地就打消了。
后来,韶婳她爹日渐衰老,村里的小孩不断长大,韶婳作为父亲唯一的孩子,决定替父亲继续办私塾。韶婳有学识有耐心,对学生们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深得孩子们的喜欢,渐渐地,私塾的名声越传越远,私塾越办越大,就连附近村的孩子们也被送过来。至于那每天傍晚在梨树下的等待也逐渐从夕阳落下方结束变为夕阳未落下便结束,再后来的每天傍晚在梨树下的等待似乎已经很久都没有出现了。大家都默认为这是因为私塾的事太多了,毕竟现在的私塾老师已经不只有韶婳,还有不少老师,这其中有好些都是因为战争失去了丈夫或孩子的女老师,她们像韶婳一样,有学识有耐心,对学生们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当然,准确的说,现在的私塾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塾了,这是一所学校,一所面向所有孩子的年轻学校。不过他们好像忘了,在很久前,哪怕是下着大雨,韶婳依然会在傍晚时分守在梨树下静静地等待,直到家家户户都点了灯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