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柔】绕指柔(6)
说出那句话的小柔同学耳垂都是涨红着的,分不清楚是夕阳的光还是脸颊的红。
可哪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只觉得极美便是了。
学生时期的离别总是在所难免的,纵使还有联系方式,也都会在时间的浸泡下消磨了痕迹。
可我仍能记得那个放学后的傍晚,一位少女许下了自己的心愿。
虽不知她现在是什么模样,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梦想,至少我依是那个心怀希望,等待她回归的柔光灯。
后记
看完柔宝的二创征集拓展说明反而有了更多想说的话,没有想要抱怨文字类的项目的事情,而是觉得让二创对象烦恼是有些本末倒置。
于是还是写下了这篇文章向送给柔宝和各位柔光灯。
对于我来说“二创”是不同于“创作”的,创造本身对于我而言作者是第一性,这是我宣泄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种手段,我希望别人看完我的文章后会说:“这个叫末影沉沙的家伙写作还是可以的么!”
但二创的第一性或说我的身份我认为是“粉丝”,比起一个独立人或是一个创造者,我更希望别人把我看做一个喜欢这个作品、这个角色或这个人的粉丝,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粉丝概念,就好比我希望别人看完这个作品,会说:“柔光灯的二创做得我很喜欢。”,而不是“某某人的作品我很喜欢”。
这实际上是截然不同的事情,二创更像是一封有特定对象的情书,我不追求有多人能看到这篇文章,但我希望那个特殊的人能看到,看完,接收到我和与我一样喜欢Ta的粉丝群体的感情,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我觉得想要公平的照顾到每一个创造者是不切实际的,本来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喜欢的方式,这没什么问题,真正应该重视的是不同作品形式背后的情感,只要我(们)的感情传达到了,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嘉奖了。
对于“文字类”二创我也有些自己想说的话,在这个极度焦虑以短视频为主的时代,文字的疲弱是必然现象。我总觉得数字三和焦虑是并存的,短视频不应该超过三分钟,三十秒内就应该能抓住观众的心或是眼球,甚至在文字时代也有三句话/三段话就能判断一本书的好坏这样的说法。
但三同样是一个稳定的数字,焦虑好似存在于人类天性里的一种本能,迫使着人向前迈进。
而文字不同于视频、绘画或是音乐,文字本身最大的魅力和特征就在于“朦胧”,我认为最好的文字是不去创造任何有型的事物,而是去描绘一种存粹的感情,再反过头去触动每个人内心不同的影像。
可哪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只觉得极美便是了。
学生时期的离别总是在所难免的,纵使还有联系方式,也都会在时间的浸泡下消磨了痕迹。
可我仍能记得那个放学后的傍晚,一位少女许下了自己的心愿。
虽不知她现在是什么模样,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梦想,至少我依是那个心怀希望,等待她回归的柔光灯。
后记
看完柔宝的二创征集拓展说明反而有了更多想说的话,没有想要抱怨文字类的项目的事情,而是觉得让二创对象烦恼是有些本末倒置。
于是还是写下了这篇文章向送给柔宝和各位柔光灯。
对于我来说“二创”是不同于“创作”的,创造本身对于我而言作者是第一性,这是我宣泄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种手段,我希望别人看完我的文章后会说:“这个叫末影沉沙的家伙写作还是可以的么!”
但二创的第一性或说我的身份我认为是“粉丝”,比起一个独立人或是一个创造者,我更希望别人把我看做一个喜欢这个作品、这个角色或这个人的粉丝,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粉丝概念,就好比我希望别人看完这个作品,会说:“柔光灯的二创做得我很喜欢。”,而不是“某某人的作品我很喜欢”。
这实际上是截然不同的事情,二创更像是一封有特定对象的情书,我不追求有多人能看到这篇文章,但我希望那个特殊的人能看到,看完,接收到我和与我一样喜欢Ta的粉丝群体的感情,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我觉得想要公平的照顾到每一个创造者是不切实际的,本来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喜欢的方式,这没什么问题,真正应该重视的是不同作品形式背后的情感,只要我(们)的感情传达到了,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嘉奖了。
对于“文字类”二创我也有些自己想说的话,在这个极度焦虑以短视频为主的时代,文字的疲弱是必然现象。我总觉得数字三和焦虑是并存的,短视频不应该超过三分钟,三十秒内就应该能抓住观众的心或是眼球,甚至在文字时代也有三句话/三段话就能判断一本书的好坏这样的说法。
但三同样是一个稳定的数字,焦虑好似存在于人类天性里的一种本能,迫使着人向前迈进。
而文字不同于视频、绘画或是音乐,文字本身最大的魅力和特征就在于“朦胧”,我认为最好的文字是不去创造任何有型的事物,而是去描绘一种存粹的感情,再反过头去触动每个人内心不同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