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入侵(4)
唯一可疑的是在南极冰川深层发现的几块陨石。凡是受感染的师生,或迟或早都接触过这些陨石,但当时他们仅对陨石进行了石质成分分析,并未进行微生物检测。
鉴于早年科学家也在西伯利亚冻土层中发现过三万年前的巨型病毒,因此,即便知道了Tara来自陨石、深埋在南极冰川下,现在也无法断定这就是由陨石带来的外星生命。毕竟理论上来说,陨石冲破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已足以灭活存在于表层的大部分生命体。
Tara病毒的命名源自蒲公英的拉丁文taraxacum。当白言第一次亲身从电子显微镜里直观看到这病毒时,竟然还分神赞叹了一下这名字里理工科式的浪漫。Tara病毒在镜头下静静漂浮的样子,就像封存在琥珀中的蒲公英标本一样精致,仿佛随时都能被一阵风吹散。白言不禁想,如果它们真的自宇宙中来,那将是一场怎样漫长而孤寂的星际漂泊。
现在白言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尽快确认Tara是否为外星生命体,并根据研究结果协助医疗团队设计针对性治疗方案。
作为克拉克教授手下所有在读博士中的大师兄,白言承担了整个项目的主要研究规划,并协助统筹项目进展。
其实现在整个项目的思路非常简单粗暴。抱着假定这是一种未知外星生物的前提,一场关于Tara的全面研究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信息的……从各个学科出发的多角度设想和实验被提出来,筛选、排序,按照优先级逐个推进。整座实验大楼现在都腾空给项目组,各个学科的专职实验员也被调来,三班颠倒,日夜不休。
大部分实验总是一无所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Tara的特性还是一点点被揭开。
最令人讶异的,是Tara的糖蛋白异变性。
通常来说,根据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结构,病毒能与特定的对应受体结合,从而蒙混过关进入宿主细胞。这就如钥匙和锁的关系,正确的钥匙才能打开正确的锁。
而Tara却拥有着万能钥匙——它似乎遵从着一种本能,会根据遇到的受体主动改变自身表面的糖蛋白结构,以适应不同宿主的受体形态。这种近乎恐怖的伪装能力让Tara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几乎畅通无阻,多种生物都被观察到受到无差别感染,只是大部分物种并无明显临床症状,甚至还很健康。换句话说,Tara似乎与大部分宿主共生得十分愉快。当然,在人类身上是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