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连载十)(2)
女孩继续解释道:“因为有人阻止我自杀。自我产生自杀的念头开始,每晚梦中都会有一个身穿洛丽塔服装,背后长有一双蜻蜓翅膀的姐姐出现,她自称来自音乐王国,是川剧的守护精灵,她一直鼓励我,叫我坚强的活下去,她说只要我熬过这段时间,等到京剧的守护精灵出现,我就可以找她求助了。”
京京听了这话非常震惊:“我就是京剧的守护精灵,可是她从来没有跟我说起过这事啊!”
牛欣欣这时发话了:“京京,川剧守护精灵的事情怎么会要你来做?川剧和京剧到底有什么关联啊?”
见牛欣欣这样问了,京京便顺带给她介绍了川剧的一些知识——
川剧是中国西南地区戏曲曲艺之一,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流行于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川剧特色鲜明,有着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高腔和令人惊艳的变脸技巧,并以此为人们所熟知。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
川剧由于各种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逐渐形成一些流派。在这些流派中,除象旦行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杰出艺人称派外,主要则是按流行地区分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温江地区各县,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贝调”;二是“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及内江区和县市,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校多;四是“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因重庆为四川商业中心,来此演出的外地剧种很多。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近年来,川剧同其他各种地方戏曲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观众减少,演出市场萎缩,经费不足,传承发展举步维艰,抢救、保护川剧的任务正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欣欣听完了介绍后说道:“听起来川剧和京剧是挨不上的,你还是主动联系一下川剧的守护精灵,把具体情况搞清楚,我们掌握的情况越多就越能够更好的帮助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