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免费模式越来越多,能持久吗?(5)
下面我们还有一个更加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下流行的主播行业。大家都知道,在收看主播的直播节目时,根本不需要入场券,直接进入房间欣赏就可以。在一场直播中,需要花钱的地方无非就是打赏或者送虚拟礼物等类似的环节,但如果你不花钱,也可以照样看,只不过花钱的人能够得到跟主播交流的机会,或者就算你不花钱,照样也可以跟主播交流,而那些花钱的人也不过是寻求一种自我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几乎任何实质性的服务都是可以免费获得的,这基本上就做到完全免费了。
说到这里就会有人说,不管是平台还是主播,他们既然不收费,那么赚钱呢?岂不是要亏本了吗?在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下视频平台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以排除广告收入为前提。照这个逻辑去考虑的话,不管是视频平台还是主播们,他们付出了成本,为大家提供了免费的服务,但并没有强制收费的项目,看起来确实是一桩赔本的买卖。但是,在互联网产品中,都有一个5%原则,也就是说,5%的付费客户是他们产品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在自愿消费的前提下,付费客户能否达到5%这个比例呢?有人说,既然免费就能得到相应的服务,那我为什么还要掏钱呢?但事实情况是,只要你的产品不是特别烂,就算是免费的,依然会有人愿意花钱去为价值买单,而且完全可以达到5%这个比例。这个倒不是什么商业规律,而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如果要讨论这一点,就要涉及到人性的范畴。
那么,有了5%的付费用户,商家就能赚钱吗?这就要看客户群体的规模了。比如说,如果开一场直播需要花费100块,参与打赏的观众平均消费一次主播能得到10块钱,那就需要有200个观众打赏才能够保本,如果打赏观众人数大于200人,主播就能实现盈利了。而且,在观众人数增加,打赏次数增加的同时,主播的成本并没有任何增加。
我们再来看看第四种模式,非货币市场。在这种模式下,并不会产生货币或者物质上的交换。典型的例子是百度知道、知乎、维基百科等问答平台,用户提问时并不需要付费,也没有其他成本。而其他用户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并没有受到任何人的胁迫,完全是自愿的行为,在这中间,就算想花钱也没途径。另外在一些论坛上,人们发帖是免费的,而版主将信息归类整理也得不到任何报酬,双方都是自愿的。从上面我们看到,在这种模式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用户付出的仅仅是劳动,而且全部都是自愿的行为,而得到的则是荣誉和自豪感。这是一种完全免费的模式。
说到这里就会有人说,不管是平台还是主播,他们既然不收费,那么赚钱呢?岂不是要亏本了吗?在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下视频平台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以排除广告收入为前提。照这个逻辑去考虑的话,不管是视频平台还是主播们,他们付出了成本,为大家提供了免费的服务,但并没有强制收费的项目,看起来确实是一桩赔本的买卖。但是,在互联网产品中,都有一个5%原则,也就是说,5%的付费客户是他们产品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在自愿消费的前提下,付费客户能否达到5%这个比例呢?有人说,既然免费就能得到相应的服务,那我为什么还要掏钱呢?但事实情况是,只要你的产品不是特别烂,就算是免费的,依然会有人愿意花钱去为价值买单,而且完全可以达到5%这个比例。这个倒不是什么商业规律,而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如果要讨论这一点,就要涉及到人性的范畴。
那么,有了5%的付费用户,商家就能赚钱吗?这就要看客户群体的规模了。比如说,如果开一场直播需要花费100块,参与打赏的观众平均消费一次主播能得到10块钱,那就需要有200个观众打赏才能够保本,如果打赏观众人数大于200人,主播就能实现盈利了。而且,在观众人数增加,打赏次数增加的同时,主播的成本并没有任何增加。
我们再来看看第四种模式,非货币市场。在这种模式下,并不会产生货币或者物质上的交换。典型的例子是百度知道、知乎、维基百科等问答平台,用户提问时并不需要付费,也没有其他成本。而其他用户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并没有受到任何人的胁迫,完全是自愿的行为,在这中间,就算想花钱也没途径。另外在一些论坛上,人们发帖是免费的,而版主将信息归类整理也得不到任何报酬,双方都是自愿的。从上面我们看到,在这种模式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用户付出的仅仅是劳动,而且全部都是自愿的行为,而得到的则是荣誉和自豪感。这是一种完全免费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