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的批评观(3)
王道、经典,不妨称之为“大写的批评”。
记得曾经听师长讲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比方,他说批评者大概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比较初级,是刚学会一个新的理论,就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的文本都生搬硬套,甚至大段大段地引用经典理论话语,完全把自己变成一个没有主见的传声筒。
第二种高级不少,在广泛涉猎之后,能够在各种文本对象前一眼就看出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理论脉络,能够选取适当的手段因篇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就比第一种形态高明许多,但终究也没有脱出前人桎梏,不过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
第三种形态就厉害了,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视野”。不论什么对象在前,他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条分缕析地解剖清楚,而透过话语本身,内里却全是经典理论的逻辑脉络。
仿佛他们戴上了由各种理论话语组成的一副“眼镜”,透过它去看世界,虽然还是自己的眼睛,但已经到了游刃有余、融会贯通、化有形为无形的境界。
相对于经典的“大写批评”,我愿将其称作“小写的批评”。
每一次批评,都可以看作是批评者自身以其全部的生命体验与批评对象的一次“相遇”。
除了借助必要的批评工具,首先要回答的是“我”在其中读出了什么,而不是“我所掌握的理论借着它告诉了我什么”,这是全然不同的两种理解方式。
学习各种理论,是为了更好地阐释作品,而不是相反,把自己变成理论的附庸与传声筒,手段不是目的,主次不能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