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赏析:新手与大师的差距(8)
我们再看两篇文章的第一段。第一篇的第一段,其实主要写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最初的心理。虽然描写的不细致,乍看会有点儿突兀,但是开门见山了。但第二篇呢,开篇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仆役在等雨。随后采用了铺天盖地的环境描写,在其中间插了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抛弃环境描写不谈,对社会背景介绍形式的不同,我认为是叙述人称的差别导致的。第一篇是第一人称,“我”在那个环境中,是借助“我”的见闻来描写的社会背景;而第二篇是第三人称,所以作者才会在介绍背景时引用了古籍中的话。两篇文章各有所长,这是我唯一庆幸的稍微能与前辈相比的一点。但是第一篇文章的社会背景,之所以处理的模糊,还是因为社会经历少,并不是刻意知道而不写。个人的阅历真的很重要,阅历浅了,于是在背景和环境的描写上只能自己想象,肯定不如实际经历后写出来的动人心魄。
这个故事的主线,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人物的心理上的转变。第一篇的心理转变与第二篇的心理转变差不多,只是第一篇中的人物最初是很坚定的,而第二篇的一开始还矛盾了一些。很难说谁好谁坏,但是就像前文所提到的,在随后心理转变的细节处理上,我不及前辈了,远远不及。
而情节的后期————也就是人物听老人讲苦衷,这里两篇文章出现的分歧很大。第一篇文章的重心就是放在听老人讲故事上的,也尽力地去刻画了老人在讲述时的动作与样貌。而第二篇文章没有这么露骨,它的重心主要放在前文的铺垫上了,对“听故事”这个情节描写的就相对少些。大师喜欢留白,喜欢让人多些想象的空间,而我则想的是“怎么让读者感觉到丑恶怎么写,能有多恶心就有多恶心”。可能我还是年轻了吧......
至于两篇文章的结尾,也出现了分歧。第一篇呢,是赋予了“罗生门”一词以特定的含义,与前文人物听说“罗生门”后迷糊不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贴合主题。但第二篇的结尾,像开头一样极为简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我就是单纯地把“罗生门”当成了一个地狱的隐喻,而芥川龙之介前辈是把它真的当成一个地名,随后再给了它一种较为朦胧的特殊含义。第一篇文章在对比之下显得“蛮不讲理”,就是一针见血的点明主题,但是第二篇原文是通篇平淡地讲故事,还是把想象的任务给了读者。看完全篇后,第一篇会让人毛骨悚然,但第二篇则是细细思索后才发觉毛骨悚然。根据恐怖片的惯用套路来讲,确实原文的结尾好,更让人触目惊心、记忆深刻。
这个故事的主线,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人物的心理上的转变。第一篇的心理转变与第二篇的心理转变差不多,只是第一篇中的人物最初是很坚定的,而第二篇的一开始还矛盾了一些。很难说谁好谁坏,但是就像前文所提到的,在随后心理转变的细节处理上,我不及前辈了,远远不及。
而情节的后期————也就是人物听老人讲苦衷,这里两篇文章出现的分歧很大。第一篇文章的重心就是放在听老人讲故事上的,也尽力地去刻画了老人在讲述时的动作与样貌。而第二篇文章没有这么露骨,它的重心主要放在前文的铺垫上了,对“听故事”这个情节描写的就相对少些。大师喜欢留白,喜欢让人多些想象的空间,而我则想的是“怎么让读者感觉到丑恶怎么写,能有多恶心就有多恶心”。可能我还是年轻了吧......
至于两篇文章的结尾,也出现了分歧。第一篇呢,是赋予了“罗生门”一词以特定的含义,与前文人物听说“罗生门”后迷糊不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贴合主题。但第二篇的结尾,像开头一样极为简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我就是单纯地把“罗生门”当成了一个地狱的隐喻,而芥川龙之介前辈是把它真的当成一个地名,随后再给了它一种较为朦胧的特殊含义。第一篇文章在对比之下显得“蛮不讲理”,就是一针见血的点明主题,但是第二篇原文是通篇平淡地讲故事,还是把想象的任务给了读者。看完全篇后,第一篇会让人毛骨悚然,但第二篇则是细细思索后才发觉毛骨悚然。根据恐怖片的惯用套路来讲,确实原文的结尾好,更让人触目惊心、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