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喜宝》,没有觉得三观被毁。(4)
全文中唯一一个完全符合世俗道德律的人物是年纪尚小,心怀爱与信仰的勖聪慧。聪慧生在富人之家,但是没有沉沦在物欲里。开篇的初见,她在看徐志摩的《爱眉小札》,她知道兄弟的不上进,父亲对家庭的背叛,知道喜宝的世俗,但是她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是整部小说中,正常得近乎戏剧化的人物。
在辞别父亲的信里她这样写:
这里简直要致敬张爱玲笔下的顾曼桢了
要真想窥探亦舒女士究竟是不是"三观不正",那要看全她对人物的写生,书中说到喜宝得知聪慧去学校做老师,从此脱离勖家的时,喜宝说:
她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知道这是贩卖了肉体灵魂现在有一批人,真是要把正确的帽子盖得满大街都是,明明并没有强制力去强调主旋律,他们也能过得像纪检委一样,恨不得脑门上贴上四个大字"正道的光"。看个《后来的我们》,就骂刘若英在宣扬精神出轨,看了《新月格格》,就骂琼瑶小三上位,看了《我的前半生》,骂这部剧是教唆女性勾引有权势的男性。。。
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意义,不需要语文阅读题一样的标准答案,输出价值的锅,也不该作者背。
难道作者让一个伟光正的角色飞黄腾达,他就三观正吗?难道作者给恶人安排了个美满的结局,他就三观歪吗?
三观来三观去,全称是什么,有谁记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方面不同维度层次的海了去了,哪有不偏不倚的绝对正确?不过是个人心中理解不同罢了。
哦,套用一句话:角色行为,勿上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