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该有不对生活屈服的态度(4)
文章之间有着不断地起伏,其中既有不曾放弃赤子之心的主角,也有与之完全背向而驰,在失败面前的主角,在情节的发展上,作者描述的也可以说是层层起伏,丝毫不拖泥带水,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读者眼球。
笔者其实没少关注这位作者的文风,早期的文风能读出几丝热血轻小说的感觉,但随着发布时间的不断推后,他的文风开始不断变得真实,戳人心,但也变得更加抑郁,变得,失去了曾经的那股豪迈。
文章最大的缺点也就因此来了,不断抒发着自己的决心和不甘,可是感觉只是永远停留在那边,没有更加深刻的推进,虽说有起伏,但也只是起伏,只是在失望和获得希望间不断地反转,显得有些臃肿。
叙事的白描化是很令人值得称道的一点,但是其中又夹杂了太多作者杂乱的思想,让本来纯澈的文字变得有些许的混色,一遍说,两遍说,三遍说,读者可能会对一个问题看一遍,看两遍,但随着阅读性的不断下降,读者的兴趣也就在不断减少。
再浓烈的情感,再深刻的主题,如果在失去了可阅读性的情况下,那所说的便就会如很多发霉的经卷典籍里所记录的一般,枯燥,难懂,最后没人去看。
这不正应了作者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吗?
没人看,没人记得,只有一片吹捧的赞赏。
但总得来说,这篇文还是要高出平均水平的一大截。
他将一个很真实的生活所写出来,是成功的一方面,我记得叔本华曾经说过一句话;
“一个小说家真正的使命不在于如何写出一个伟大的故事,而是如何让一个本该平凡的故事变得伟大。”
其实这也正是他最强悍的一面,故事本身是写出甚多人的现实,但更多的呢?
其实不只是感伤,不只是抑郁。
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与成功的希冀。
是作者内心中从未熄灭过的那盏烽火!
这篇文章将传统悬疑的风味和日式私小说的感觉精巧的融合在了一起,笔锋似如太宰治与虚渊玄的结合,虽然是这么说是有些过了,但笔下所传达的东西,却与这些先辈们开始相近了起来。
在生活中获得绝望的极寒,然后在绝望中获得心中的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