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书吧 |《核心素养十讲》(3)
余论 “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
一、人格构成及其发展研究:发现人格发展的法则
二、学力模型研究: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造的关键DNA
三、学校愿景研究:勾勒未来学校的图景
结语 核心素养与PDCA
经典语录/佳句摘抄
1.为了不折不扣地践行“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我们需要紧扣三个关键词: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课堂转型。
2.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的功能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知识传递”走向“知识建构”。
3.作为关键能力之核心的是“反思能力”。这就是说,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在特定情境下,能够引发、动员包括技能与态度在内的心理社会资源,应对复杂需求的能力”。 4.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界定不是片断要素的罗列与相加,而是作为一体化的“整体模型”来处置的。
5.所谓“价值”就是人格特征,借助“信念”“态度”“行为”塑造而成。因此,价值以如下六种价值观为核心:尊重、责任、诚实、关爱、坚忍、和谐。
6.真正的学习一定是扎根于这样一种过程——通过知识建构的过程,提升学生的革新能力,形成有益于他者的公共知识,并且拥有知识发展的集体责任的过程,为要实现这种过程,“21世纪型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7.从世界各国的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发现新时代的教育思维:
第一,注重“所有人”的发展。所谓“卓越教育”,绝不是满足于少数精英学生的教育,而是保障所有学生的“学习权”、保障人人得到发展的教育。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标尺。
第二,注重“整体的人”的发展。所谓“德智体”“知情意”的均衡发展,绝不是应试教育的“重分不重人”的教育,而是人格的健全发展与学力的持续发展。这是衡量每一个人是否成“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公民的教育。8.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是同“立德树人” 根本对立的。我国基础教育界存在一股浮夸之风,口头上讲一套,实际上做的是另一套,形成”“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奇观 ,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