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之我观(2)
2023-06-14 来源:百合文库
只是没有想到在后来的演变中,孔融让梨的变得是那么的离谱,被用来当作道德说教工具的人添加了许多不知所谓的细节,比如说是在孔融爷爷过寿的时候,说这梨是孔融他妈妈端来的,说和孔融一起吃梨的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把这些东西连接在一起就成了宣扬“敬长爱幼,乐于分享”的“孔融让梨”道德故事了,成为了教育者手中的说教工具。
一方面,道德往往和利益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没有利益,人就缺少做事的动力。
所以当“孔融让梨”孤零零的存在,最多只有父亲一句“好孩子”的夸奖之后,人们便开始反感故事带来的道德说教,也不再满足于事实上获得到父母口头上的夸奖,更不用说陌生人之间毫不费力的感激了。人们开始不满,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开始采取另一种视角,说孔融让梨是因为害怕他的哥哥,将一个敬长爱幼的主题改成了迫于强权、进而懦弱求和站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
这就是站在不同位置上对一件事所做出的截然不同的诠释。因为位置不同,所以利益不同。当人们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在争论的过程中便会竭力地寻找能够支持自己的论据。如果这个论据能够符合自己的利益诉求,那么就会毫不费力地把它拿过来,让它帮助自己占领道德上的制高点;如果这是对方丢过来的炸弹,要么扔给对面一个更大的,要么把这个炸弹拆解了,用自己的理论知识重新组装后再扔回去。
很不幸,孔融让梨此时便存在于这样一个境地,人们不再将其作为不可讨论的道德标杆,甚至不能想象它最初是为了凸显孔融从小便与众不同,而是将其作为自己争夺利益的武器。
一方面,道德往往和利益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没有利益,人就缺少做事的动力。
所以当“孔融让梨”孤零零的存在,最多只有父亲一句“好孩子”的夸奖之后,人们便开始反感故事带来的道德说教,也不再满足于事实上获得到父母口头上的夸奖,更不用说陌生人之间毫不费力的感激了。人们开始不满,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开始采取另一种视角,说孔融让梨是因为害怕他的哥哥,将一个敬长爱幼的主题改成了迫于强权、进而懦弱求和站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
这就是站在不同位置上对一件事所做出的截然不同的诠释。因为位置不同,所以利益不同。当人们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在争论的过程中便会竭力地寻找能够支持自己的论据。如果这个论据能够符合自己的利益诉求,那么就会毫不费力地把它拿过来,让它帮助自己占领道德上的制高点;如果这是对方丢过来的炸弹,要么扔给对面一个更大的,要么把这个炸弹拆解了,用自己的理论知识重新组装后再扔回去。
很不幸,孔融让梨此时便存在于这样一个境地,人们不再将其作为不可讨论的道德标杆,甚至不能想象它最初是为了凸显孔融从小便与众不同,而是将其作为自己争夺利益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