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剧》第九章:静谧与图书之国(7)(5)
故事,是什么?
故事的存在意义从来只有一种——让你相信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举世所有的。
温馨欢快的故事令你相信与他人接触的外在世界。
骇人听闻的故事让你退守到最后防线——内心世界。
这便是全部了,这就是所有了,如此相信吧。
人只要能有一个安身之地,便不至于被慵郁、倦乏、苦痛、狼狈、悲哀的现实逼到发疯、崩溃。
故事通过加强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是把如同空中飘荡的草籽般的我们扎根于泥土的凝聚力,加深自我认同感、安心感的向心力。
原本,人类始祖是愚钝无知的。甚至未赋予万物“名字”,皆因一无所知。这红红的软软的是能吃的吗?那慢慢飞着的小东西是危险的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经验归总前,对世界时时刻刻充满敬畏,无时无刻无不处于恐惧与不安之中,从脑中变异以来,灵智渐生,已无法与寻常动物一般凭借本能行事。在灾害面前,甚至不能做到自救和互相帮助,始终被动,迷惘与失落如同幽影缠身。
世界是主动寻求变化的,理所应当,皆为合理。
既有族群,必有统领一族之主;既然无知,那便捏造事实,帮助族群认识世界,正确也好,错误也罢,只要能摆脱当下的危机,种族便能得到延续。
只要有立足之处便能继续生存——故事接连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故事的内容令人移情,世界不再陌生,如同行船漂泊一整年的水手终于走上陆地,踏实与安心令人陶醉。
然后现实的发展进程并未止步于此,公共理性诞生了。
故事的问世,必然引发“读者”之间的评价与讨论的公共舆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主观创造力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产生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方式“同理心”,与他人进行沟通、协商、反思、妥协、调适以及产生共识、宽容,考虑彼此的情感与立场,社会交往更加密切,这又进一步加深了与世界的联系,从而获得认同感与安心感。以故事为中心,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世界不再零散、残缺,而是一体化。世界的发展迎来巨大的变革。
多元化的价值观相互碰撞,既有主体间性与公共性的交往理性,也有表达自身欲望的主张,宗教、神话、国家、种族……凡所皆是,无所不包,人总能找到安身立命的立足点。
有人认为时常有序,因而定制尺度、规则,制造钟表,广而告之,这个由某人提出的规则渐渐成了所有人的常识,令人们一步步确信这个“故事”确实存在,这是法度,是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