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时代的小人物之主父偃(三)左右开弓(4)
2023-05-30 来源:百合文库
除此之外,主父偃还有一个嗜好,那就是检举。比方燕王刘定国干的那堆破事,就是他揭发出来的。
刘定国又是个什么货色呢?禽兽不如。禽兽不如到什么程度呢?他先是与后母通奸生下来一个儿子,并且还把他弟弟的的老婆也夺来收为姬妾,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个禽兽居然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放过,燕国的三个翁主(诸侯王之女称为翁主)竟轮流陪自己的父王“睡觉”……看看这都是些什么事!这种人当然不得好死,主父偃也算是为自己在燕国所遭到的冷遇着实地出了一口恶气。
但如果你要认为主父偃道德有多么高尚、作风有多么正派、多么嫉恶如仇那可就错了。因为他除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外,还摊上了受贿。
自燕王刘定国伏法后,主父偃越发热衷地发奸擿伏(比如那个董仲舒认为灾异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可是草稿还没打好,就被前来拜访的主父偃偷去呈给皇帝,差点没把董仲舒给害死),反正他今天检举这个,明天揭发那个……吓得那些个同僚们都纷纷用贿赂去堵他那张嘴。主父偃或许是年轻时穷怕了,反正他来者不拒。谁的钱他都收,谁的钱他都敢收,短短几年就积累了千金家财。弄到后来连他的管家都觉得有点过分(人或说偃曰:“太横矣。”),这才引出了主父偃那段伤心的话:“臣结发游学四十馀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史记》),而这段话却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话的前半段主要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这之前已经解释过了。后半段中的“五鼎”是祭礼的一种级别(《春秋公羊传》何休注:“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后也用来指吃饭的排场,与之对应的“五鼎烹”是指受刑的排场。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大丈夫活着的时候没能享受到‘五鼎食’,那死的时候就应当追求‘五鼎烹’。”这就简直与后来东晋桓温的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晋书》)如出一辙。反正无论生死都要享受到“五鼎”的待遇,要么流芳千古,要么遗臭万年,总之绝不能以碌碌之身遁于史册。这就是主父偃的价值观,也是所有纵横家的价值观。至于“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之类的话,春秋时吴国的伍子胥说过,现在主父偃把它转载出来亦不过是为自己的“贪贿有理”作一番开脱。
尽管主父偃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无耻,但难得的是他至少他敢把无耻的话公开的说出来,并且还说得掷地有声。我们现在不妨将此时的主父偃与他曾经走过的路联系起来回顾一下,便不难找出其中更深层次的缘由。
一个人活着,总得有点什么目标,支撑着他不至于因厌倦生活而提前退出舞台。目标有大小,有远近。小的、近的如为一顿饭操心劳神,大的、远的如坐在菩提树下去冥想普度众生。在众多目标中,做官相信许多人都不会讨厌的。好些人的目前目标之所以不是做官,那是因为力有大小,势有高低,机遇不常来。余岂不好乌纱帽哉,余不得已也!不过,虽然他们的注意力暂时为别的目标所吸引,但心中的一个远大目标早已巍巍矗立,根深蒂固:即便这辈子不能如愿,拼了命培养儿子也一定要捞个一官半职。
刘定国又是个什么货色呢?禽兽不如。禽兽不如到什么程度呢?他先是与后母通奸生下来一个儿子,并且还把他弟弟的的老婆也夺来收为姬妾,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个禽兽居然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放过,燕国的三个翁主(诸侯王之女称为翁主)竟轮流陪自己的父王“睡觉”……看看这都是些什么事!这种人当然不得好死,主父偃也算是为自己在燕国所遭到的冷遇着实地出了一口恶气。
但如果你要认为主父偃道德有多么高尚、作风有多么正派、多么嫉恶如仇那可就错了。因为他除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外,还摊上了受贿。
自燕王刘定国伏法后,主父偃越发热衷地发奸擿伏(比如那个董仲舒认为灾异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可是草稿还没打好,就被前来拜访的主父偃偷去呈给皇帝,差点没把董仲舒给害死),反正他今天检举这个,明天揭发那个……吓得那些个同僚们都纷纷用贿赂去堵他那张嘴。主父偃或许是年轻时穷怕了,反正他来者不拒。谁的钱他都收,谁的钱他都敢收,短短几年就积累了千金家财。弄到后来连他的管家都觉得有点过分(人或说偃曰:“太横矣。”),这才引出了主父偃那段伤心的话:“臣结发游学四十馀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史记》),而这段话却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话的前半段主要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这之前已经解释过了。后半段中的“五鼎”是祭礼的一种级别(《春秋公羊传》何休注:“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后也用来指吃饭的排场,与之对应的“五鼎烹”是指受刑的排场。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大丈夫活着的时候没能享受到‘五鼎食’,那死的时候就应当追求‘五鼎烹’。”这就简直与后来东晋桓温的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晋书》)如出一辙。反正无论生死都要享受到“五鼎”的待遇,要么流芳千古,要么遗臭万年,总之绝不能以碌碌之身遁于史册。这就是主父偃的价值观,也是所有纵横家的价值观。至于“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之类的话,春秋时吴国的伍子胥说过,现在主父偃把它转载出来亦不过是为自己的“贪贿有理”作一番开脱。
尽管主父偃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无耻,但难得的是他至少他敢把无耻的话公开的说出来,并且还说得掷地有声。我们现在不妨将此时的主父偃与他曾经走过的路联系起来回顾一下,便不难找出其中更深层次的缘由。
一个人活着,总得有点什么目标,支撑着他不至于因厌倦生活而提前退出舞台。目标有大小,有远近。小的、近的如为一顿饭操心劳神,大的、远的如坐在菩提树下去冥想普度众生。在众多目标中,做官相信许多人都不会讨厌的。好些人的目前目标之所以不是做官,那是因为力有大小,势有高低,机遇不常来。余岂不好乌纱帽哉,余不得已也!不过,虽然他们的注意力暂时为别的目标所吸引,但心中的一个远大目标早已巍巍矗立,根深蒂固:即便这辈子不能如愿,拼了命培养儿子也一定要捞个一官半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