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读书如窗中窥月
这句话很受用:“少年时读书多少,并不重要。少年读书如窗中窥月,壮年读书如阶前仰月,老年读书如山顶望月。”
不过,说此话的木心,小时候的读书量估计能排在全国前十。少年读书多少不重要,有些人觉得对,有些人觉得不对。为什么不对呢,心理焦虑。别人有,我没有,羡慕;别人读书,我不读书,自己差了一截儿。所以听到人说少年读书少没什么,还是心虚,觉得无论如何要多读,因为自己没多读。
实际上,如果你开始读书,认真读,养成习惯,作为生命,就会认可它。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前提,如围城,不养成读书习惯,就走不进围城里面,就会产生廉价的心理活动——羡慕。
阅读量浩如烟海的纳博科夫,更是说读书没啥意思。这些牛人的话,说的对,但有前提,得揣摩说话的语境。
回到那句话。
读书总是个过程,一开始功利性地将其当作敲门砖,摸索敲打,慢慢入了门,心沉静下来了,月亮就浮现出来了。你发现了月亮,不自觉去找更好的欣赏角度,从小窗走到阶前,再攀至山顶。月亮愈发明晰透亮,自己沉浸其中,不觉老之将至,该离开这个世界了。
说“品月”,这个“月”是什么呢?这个“月”是上帝,品上帝,品它创造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情感的,科技的,都算。如果你不信上帝,眼中是唯物世界,那就把它当成“无限”,或者“无限的智慧”。人世的美好,凝重,感伤,悸动;人群的骚动,混乱,呐喊,真情;智慧的巧妙,执拗,不甘,渺小,都在其中。它是艺术品,又超越艺术品,是美好,又是感伤,是灵动,又是庄重,是心绪的无限娇柔,也是脊梁的刚韧不屈。它是超越,又是匍匐;是变化,也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