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双offer,申英经验干货(3)
我在19年4月份报了申英机构,同时买了相关书籍(从牛津剑桥官网上的推荐阅读书目选的),看了关于地质的几个纪录片。在6月份根据自身经历开始PS初稿,之后不停地改改改,截止日期2周前完成了终稿。
在PS的写作上,我有这样几个困难:
刚完成初稿时,修改已经定下的写作方向对我来说很困难,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把自己想写的流畅的写了出来。
在某个段落选材时,我觉得整个参赛经历的所有内容都值得写,但字数有限,把握不好重点,不好抉择。
向同学或学长学姐寻求帮助时,因为他们不清楚我的专业内容,所以此方面无法帮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他们的主要修改对象就这样变成了语言语法。这就很浪费时间了。对于非人文学科,只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好了,语言能力是最次要的。
真正帮助提升我PS的是我的申英机构依托强大的人脉资源聘请的牛津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一位博士生。她帮助我筛选了Singapore Young Physicists’ Tournament的参赛经历(我PS的一body paragraph)。没想到,最终留下的最有用素材曾被我认为最不起眼,最没有闪光点。我的另一body paragraph的科学逻辑(论证地球上的水不是伴随地球的诞生就存在的而是之后的陨石带来的)非常繁杂,她花了好几课时帮我化繁为简。
Referral 老师的选择:
我很早就找了我的referral teacher。地球科学么,我先找了我的地理老师。后来她说地理是文科,地球科学是理科,得找理科老师。物理老师应该是最合适的了,但教过我的物理老师们都是学校物理department从外面请的part-time senior teacher,不行不行。在数学和化学老师之间,我选择了我觉得更负责的化学老师。我在化学课上表现比较矜持,讲的冷笑话比较少,应该给他留下了个好印象(虽然化学和我的申请方向重合度最少):>。
College的选择:
看了牛津官网和我的机构提供的信息(学术排名,学生数量,院校风格特征,历年中国学生数量,学生评价)之后,我觉得这些指标让人很乱。我最终依据它们有多少钱钱(赞助机构的赞助,资金等)选择了Univ College。在坡四年后,我想以后住在一个设施不要那么陈旧的宿舍。(比如双人间两人走路不要头碰头,空调不要吹一会儿凉风吹一会儿热风让人睡不好还感冒,空调要能人为控制温度,宿舍别光停电停WiFi。)
面试
我本来把申请英国签证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但我遇上了诈骗。天真可爱的我给一个存活了好几年还没让国际刑警破案的的富有经验的跨国诈骗组织转了60万。我有短时经济困难,只能在坡面试牛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