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50回众人编灯谜,史湘云的一首《点绛唇》,背后隐藏深意(2)
像这首《点绛唇》,就有很多红楼学者研究认为作者大有深意。谜语众人均不解,只让宝玉猜中,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句句适用于宝玉。
大荒山青埂峰的顽石,幻化入世,成了怡红公子,这不正是“溪壑分离,红尘游戏”吗?“真何趣”的感慨与宝玉在《寄生草解偈》一曲中所说的“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的意思一样;“名利犹虚”,是宝玉蔑视仕途经济的反抗思想;“后事终难继”,或者说“剁了尾巴去”,正应了宝玉“悬崖撒手”,弃家为僧的结局。
总之一句话,这首《点绛唇》概括了宝玉一生的道路。甚至于从整个贾府后来的一败涂地、“树倒猢狲散”来看,也完全符合谜语末句所言。
但是也有些诗词是为了小说的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刻画,不见得就是每个字都有来历,每句话都有深意。这首《点绛唇》从脂砚斋没做评语来看,也可以说只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
尤其是在了解《点绛唇》这首曲词的发展来看,基本可以确定就是为了凸显湘云的豪爽性格以及湘云和宝玉之间看淡红尘的那份默契。
先从《点绛唇》的格律说起。
《点绛唇》,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调名取自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 此调自冯延巳后,其他唐五代词人不用此调。宋人用此调者极多,苏东坡、李清照等均用此调创作过很多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