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架-余秋雨 余秋雨的日常生活(5)
——这一切,就决定了她这些年来的基本生态。我的职业使我对戏剧界比较了解,因此可以毫无偏心地断言:在目前国内各大剧种首席演员中,她无疑是付出演出辛劳最重的人。那些有可观报酬的演唱活动被她一一拒绝,理由总是说没有时间。时间分成两半,一半是带着剧院演出,厂矿企业、油田码头都去,连县城也不拒绝,一去就是三四十天;另一半是策划创作新剧目,几乎到了寝食不安的地步。
有一次我和当时任国家文化部常务副部长的高占祥先生同时被交 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高部长告诉我,前几年中国艺术节在甘肃兰州举行.最轰动的剧目就是黄梅戏《红楼梦》,轰动得无法停演。她的身体累垮了,白天在医院输液,晚上演出,天天如此,这种精神把当地的观众感动得不知怎么才好,真让安徽人在大西北占尽了风光。
回来我问她,还记得兰州的事吗?她说记得,那里医院的医生护士 ,天天熬了很多鸡汤、稀饭送来,房间里全是水果、鲜花……
"当时通电话为什么没说天天在输液?"我生气地问。
"我边输液边给你打电话,你感觉不到?这是测试你的敏感度。"
然而不幸的是,今天有些观众是凭着在报纸和电视上出现的频率来衡定一个演员的工作量的。近几年一个谣言在少数人的播弄下快速在本地传开:为什么在电视上很少见到她?一定是拒绝演出,跟着丈夫到上海过清闲日子去了!于是一片愤怒。一位艺术界的同行在一个有各行各业的人参加的会议上听到两位不认识的女士在大声宣讲:"她不为我们演戏,我们要求上级,什么荣誉也不给她!给别人!"
这个消息传来时,她正从基层演出十几天归来,颈椎和腰椎疼得实在受不住,扒在床 边上,让头从床 沿上垂下来,长长的头发泻到地板上。我看不到她的脸,她一直不说话,我想这个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委屈的人,这下一定感到委屈了。也许她在流泪?我走近前去。
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说了半句:"我们家乡啊——"没再说下去。
三"我们家乡啊——"这个句式、我曾从汪道涵先生那里听到过。汪老也是同乡人,那天正与我们夫妻聊天。
"我们家乡啊,历来是热衷内耗、自相猜忌,只要出色一点就会活得很累,一到了外面倒都变得生龙活虎。"这是汪老的话。
有一次我和当时任国家文化部常务副部长的高占祥先生同时被交 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高部长告诉我,前几年中国艺术节在甘肃兰州举行.最轰动的剧目就是黄梅戏《红楼梦》,轰动得无法停演。她的身体累垮了,白天在医院输液,晚上演出,天天如此,这种精神把当地的观众感动得不知怎么才好,真让安徽人在大西北占尽了风光。
回来我问她,还记得兰州的事吗?她说记得,那里医院的医生护士 ,天天熬了很多鸡汤、稀饭送来,房间里全是水果、鲜花……
"当时通电话为什么没说天天在输液?"我生气地问。
"我边输液边给你打电话,你感觉不到?这是测试你的敏感度。"
然而不幸的是,今天有些观众是凭着在报纸和电视上出现的频率来衡定一个演员的工作量的。近几年一个谣言在少数人的播弄下快速在本地传开:为什么在电视上很少见到她?一定是拒绝演出,跟着丈夫到上海过清闲日子去了!于是一片愤怒。一位艺术界的同行在一个有各行各业的人参加的会议上听到两位不认识的女士在大声宣讲:"她不为我们演戏,我们要求上级,什么荣誉也不给她!给别人!"
这个消息传来时,她正从基层演出十几天归来,颈椎和腰椎疼得实在受不住,扒在床 边上,让头从床 沿上垂下来,长长的头发泻到地板上。我看不到她的脸,她一直不说话,我想这个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委屈的人,这下一定感到委屈了。也许她在流泪?我走近前去。
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说了半句:"我们家乡啊——"没再说下去。
三"我们家乡啊——"这个句式、我曾从汪道涵先生那里听到过。汪老也是同乡人,那天正与我们夫妻聊天。
"我们家乡啊,历来是热衷内耗、自相猜忌,只要出色一点就会活得很累,一到了外面倒都变得生龙活虎。"这是汪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