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包公案

2023-05-16曲艺评书三侠五义包公案 来源:百合文库

包公案


评书传统书目。长篇。又名《三侠五义》。
叙北宋仁宗赵祯在位,包拯任开封府尹,刚直不阿,铁面无私,往陈州放粮途中,审理了前期“狸猫换太子”的冤案,在朝声望大增。包拯对百姓案件秉公审理,在三侠(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兄弟)和五义(卢方、韩彰、徐庆、蒋平、白玉堂)以及智化、艾虎师徒等协助下,翻案平冤,铲除土豪恶霸、劣绅流氓,甚至铡皇亲国戚,为民除害,为国除患。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清末的说唱艺人石玉昆,编演《龙图公案》,后有人记录为《龙图耳录》,之后,评书艺人所演之《包公案》,即根据石玉昆演出之内容而来。是清官公案书与侠义书相结合的范例。清末俞樾将书中的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作为两侠,艾虎早有小侠之名,故又增一侠,而艾虎之师智化与小诸葛沈仲元都达到了“侠”的身份,故改为《七侠五义》。《三侠五义》叙述至白玉堂身殉铜网阵而告终。《小五义》是《三侠五义》的后部书,内容主要为破铜网阵,故《三侠五义》与《小五义》历来连演者居多。
天津说《包公案》最早者为英致常。王致廉及弟子王傑魁在津演出都不久。王致廉死后其弟子金傑丽长期在津演出,并传赵阔汉、赵阔波、张阔峰等。民国三十五年(1946)刘傑谦来津,在津演出《包公案》长达三十年,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将自己的演出本写成文字稿,其中《乌盆记》、《陕北五老》、《土龙岗》等部分在《新晚报》连载。其全部文字遗稿经刘琳、王焚整理后于八十年代出版。
西河大鼓有同名曲目演出。以赵玉峰演出最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赵玉峰学自评书艺人梁殿元,又传授弟子田起山、田荫亭等。常起震学自田荫亭。三十年代以后演唱《包公案》的西河大鼓艺人很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