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裂片(全文)(10)
她在残骸中穿梭,有点像行星时代的拾荒者。她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脑部撞击得了严重的失语症,当时被认为是智力受损,所以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拾荒者,那时的孤独感就像现在一样吧。她当时曾从垃圾堆中找到了北地政界卧底存在的证据,拯救了北地。如果这一次有类似的收获就再好不过了。
这些碎片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岩石,确切说是火成岩,而且铁镁元素含量较高,接近石陨石,所以元素分析没有发现异样。但是这当中一些机械碎片,让她感觉不妙。她拾荒者的经验使得她对这些碎片很敏感:一些碎片明显不是联盟飞船的,就像两幅撕碎的画作,来自不同画家的手笔,就算有一致的色调(材料),也完全可以区分出来,拼成两幅完整的画。
不要忘记一件事,这是在距行星几百万公里的太空,一切都不会腐朽。当年飞船中的气体和液体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但是机械停止工作的情况下,仅过了十四万年,每一个碎片都几乎没有变化,最多有一部分在行星引力作用下改变轨道。她很快找到了高技术文明的证据:中子碎片。精细引力探测结果显示,中子碎片密度不均,表明制作方法是对撞器晶种法而非工业化的高压法,这两者的区别就是手工作坊和大工业的区别,而如今联盟的生产方法都是高压法。这种物质的高密度和高稳定性使得它在一般灾难中不会被轻易摧毁。但是其引力范围内的物体会受到影响,因此其在太空航行中与飞船必须保持一定距离,但以此定位仍能找到飞船残骸的中心。她身着防辐射太空服,进入了残余的电路舱室。
核心部分的量子计算机较为低级,能够恢复的软件有明显的时代区别,可见硬件应该很久未更新。储存区大部分已经发生因量子隧穿产生的量子坏道,而生物计算机因为宇宙射线引起的破坏,已经无法运转。能够读取的信息已经不多,仅有几段程序化的黑客编码,一段全息影像。前者是因为有多段拷贝而保存下来,而后者则是黑盒子中的数据。她正待要走,背后幽幽的蓝光让她的额上沁出冷汗。
在尚存混沌意志的中央处理器内,量子信号的振荡,让她毛骨悚然。那是一首歌,宇宙能够听懂的歌,充斥着哀怨与绝望。
“当我们沉下去,在太空中沉下去,在历史中沉下去,我不乞求自己能浮起,我只祈求底下的每个人都是两个。”
看过生物样本的DNA显微扫描结果,生物学顾问脸色大变。“这段基因是谁编制的?”
“此话怎讲?”诺萨尔卡问道。
“这段基因编辑者显然不是专业的。我还是向您解释一下吧。
“无定向基因编辑超越了技术极限,通过亚显微操作编辑出大段人工基因,使得基因编辑作为类似编程的技术脱离生物技术而能够单独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