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者的歌《少室山下》
第一卷 这里是少林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一名老者坐在树荫之下乘凉,嘴里正哼唱着诗歌。摇头晃脑的样子,看来是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
一只黑毛土狗趴在老者脚边吐着舌头,两只爪子搭在自己的脑袋上,好像在嫌弃老者的歌声。
“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逢。官冗从,怀倥傯,落尘笼,簿书丛。鶡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老者的右手一直在拍着自己的大腿,依旧洋洋洒洒的唱着诗歌。
这老者是谁?为何在这城外深林中的小村口唱着诗歌?为何他哼唱诗歌时的表情是那么骄傲?
老人名叫杜威,是这城外小村,也就是桑林村里近百年来出的唯一举子。杜威解试中举之后,回乡自然是风光无限,扬言要在村里建一座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来上他的课。还说要搞什么义务教育,要让人人有学上,个个有书读。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当年中举之后心高气傲的他,说要学什么李太白,苏大学士,去边境去感受山河破碎的诗意。结果在汴京游学时,正好碰上敌军进犯,战乱中被打断一条腿,花了两年时间才逃回村子里。
话说当年宋朝气数已尽,朝堂之上,昏君治国无能,朝野之下,奸臣当道。每年的军费大多被贪官贪污不说,而军队也不厉兵秣马,军营之中的士兵酒与赌的时间比还多。自然是打不过来犯的金国。“靖康之耻”后,落得个迁都南逃的结局,金国自然是不断进攻,要不是出了个飞将军,恐怕真就要亡国咯。
此后,以兴元府,襄阳府,合肥为战线,“南宋”算是延续了下来。
杜威狼狈的拖着一只跛脚逃命回来之后,桑林村的村民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学历再高,还是要靠拳头说话。你看宋朝天子多大的才情,徽、钦二宗,一人以画闻名,一人以诗闻名。最后还不是被金人搞的丢了半个天下,丢了金饭碗,甚至命都丢了。
于是,桑林村的村民也就断绝了让孩子学习的念头。就这样桑林村的教育水平也算是彻底的停滞不前了。而杜威只能拖着跛脚不服输的在村里宣传“知识就是力量”,村民自然懒的再去理他。就算杜威免费教学,村民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上课。
而这些年间,西夏与金国联盟,不时攻打国境,边关百姓自然是苦不堪言,今天才被金人占领,明天又被宋军解放,然后后天又被金人占领,就这样周而复始。年轻人都被抓去充军,而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才丰收就被军队强行征收,充做军粮。
桑林村虽说靠近京城临安,但是每年的军粮也是要实打实的交。村里的人宁愿让孩子去地里干活,也不愿意让孩子去读那什么毫无作用的书本。而且听说关外有个叫蒙古的和金国和西夏打起来了,边境战事少了许多,军粮收的也少了点。自然是多种点地多存点粮食,谁知道万一那天金人没打过来,蒙古过来了呢?
什么狗屁诗词歌赋,在乡下人看来还不如田里的一颗菜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