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哀》——面对逝去,泪流满面(上)
《物哀》便从一位日本科学家的一生,让我们看见一个民族,在事物终将逝去时,心中油然而生的感觉——物哀,既是惋惜,又带着一种宿命般的平静。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刘宇昆虽然是美裔华人,《三体》英文版译者)但本文多处非常生动地体现出日本民族独特的国民性。
太空中的小行星——天锤星,由于脱离轨道,即将坠落到地球上。“我”当时只有8岁,和父母一起去鹿儿岛等待登上离开地球的宇宙飞船。此时“我”看到民众虽然拥挤,但有序地排着队前进。仿佛有一种紧密的联系将他们相连,使他们如此守序。
父亲显然也为日本的民众万众一心感到骄傲:
“大翔,我想让你记住此情此景。”父亲环顾四周,十分激动,“正是在这黑暗当前的时候,我们表现出了万众一心的力量。你要明白,定义我们的,不是形单影只的孤独,而是包围我们的关系网络。人必须超越自私自利的需求,才能让我们所有人和谐生活下去。一个人渺小软弱,但大家团结起来,日本国就能无往不利。”
当大家等了飞船许久时仍未启动,人群中有了各种各样的流言,认为飞船根本就没有准备好。但父亲仍叫“我”不要怕,要相信政府。
但后来,“谣言”成真了:制造方并没有制造出飞船,首相只能在电视上向大家道歉,虽然很失望,但大家并没有引起骚乱,而是有序地退场。
这也是一种品质。
(未完 )
今天实在太累了,连更了六天,只能做完一半。不行,必须好好睡个觉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