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故事集第五弹!《刘镛贩运开丝船》
刘镛贩运开丝船
李德兴
清代道光年间,清政府于苏州、杭州设有两个丝绸织造局在南浔设立京庄,收购辑里丝运往苏、杭织造局,那是官办的丝行还有广东商人开设的广庄收购了辑里丝用大型丝船运往上海出口欧美诸国。当时南浔丝行埭上,大大小小的丝行不计其数。通律桥畔是京庄、广庄丝船开航的起点。
“刘恒顺”小丝行坐落在泰安桥东堍,老板刘镛,字贯经,僧夫人沈氏和一名伙计经营丝业。由于本钱少,每日收购来的丝,打烊后立刻转手卖给广庄,从中赚个差价。
这一年春丝又上市,辑里丝源源不断售向丝行。广庄挂出的牌价也不低:每两丝价白银9分左右。南浔各大小丝行都备足了人力财力收丝,交够京庄摊派的任务后,就可卖给广庄赚钱了。
刘恒顺丝行的生意也很好,忙到日落才打烊。急忙把丝打了包,装上人力车送往广庄去卖,刘镛和沈氏在后面推。
来到了广茂行,这时广庄中最大的收购行,伙计将丝细细验看了,准备写票来到广美行,这是广了准备写票。“刘老板,上海行情走低了,我们也高不了,以每两7分银收购。
“什么?”刘慵吃了一惊:当时京庄的官价是6分2,而丝行的零收价在6分8以上,今日丝好,刘镛收进就是7分1,广庄突然把丝价压得这么低,不是要亏本了吗?
“快,我们换一家。”刘镛主仆三人匆匆连跑几家,不想广庄各收购行全是统一口径,无一例外,看起来今年广庄是要杀价压南浔丝行啊。
“回家!”刘镛一时火起,转身拉起线车今年产官桥庄是要车往回走。
回到家,夫妻俩饭也不吃,发着呆不知怎么办才好,过了许久,沈氏忽然说道:“这样由人家说了算,生意是做不下去的,不如我们自己把丝贩运到上海去?”
“这不是容易的事,我们一没大资金,二没大丝船。”
“本钱小可以小做,没有大丝船可以租农船或航船我们试试吧“
“不错!总得闯出条活路来。”刘镛鼓起勇气,决定租一只航船一闯上海滩。夫妻俩提着灯找到了船泊停泊处,定了一只航船。第二天一早刘镛把丝全部装上航船,另外再雇了两个伙计,四个人轮流摇櫓,日夜兼程去上海。
整整三天三夜终于到达上海十六铺。从大轮船的夹缝中挤进靠岸,刘镛迫不及待上去打听丝行丝价。“辑里丝每两售价2两白银。”丝行伙计一口报出价码。
“什么! 2两?“刘镛筒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相当于收购价的近3倍,利润竞有这么高。刘铺立刘把丝卖掉,马不停路赶回南浔。
沈氏笑得嘴巴都合不拢,刘镛干脆把航船长期包了。这一季春蚕丝,刘恒顺丝行大发了一笔财。其他丝行纷纷前来打探行情,效法自运,刘镛开创了自开丝船的先河,从此南浔的辑里湖丝直贩上海,广庄渐渐没了生意,广东商人陆续撤了回去,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