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放逐一只蜗牛

2023-04-01小说表现主义 来源:百合文库

一只蜗牛爬到了对面的椅子上,与此同时桌子中间多出一本病历。但即便这样,我仍未从睡梦当中清醒过来,直到蜗牛朝我大喊。
“医生,瞧瞧我到底得了什么病吧。”这是蜗牛特有的腔调,如同我的睡梦一般迟缓。“我现在浑身难受,我的触角无法自然伸展,如果我尝试将它探出,那么在它定然会不自主的缩回,像是碰触到了暗红的烙铁。我的蜗壳的内部充斥着高压,如同太阳试图向外炸裂。烈日的辐照下,纵然有蜗壳的坚硬,也难免会受到热的侵蚀而破坏----”。我对这只蜗牛的讲述保有前所未有的耐心,但即便如此,它的语速仍旧使我确信,继续听完必然有悖与“高效”的宗旨。于是我和世间一切的庸众一样,开始因为等待变得不耐烦了。
于是我使出惯常的伎俩:将左手扶案,右手则攥起圆珠笔,快速记录下蜗牛言语中的重要信息。在人类的叙事中,这个行为象征着倾听与沉思。它向讲述者昭告:我在全神贯注听着您的演说,然后这个姿态的掩护下,听者能最大限度的让自己的思维远离那些无聊的讲述。它给予讲者尊重的同时又给了听者思维的自由,于是二者皆大欢喜。这种近乎仪式的动作还有很多,它们被共同称作“沟通的法则”。多年的的专门学习让我深谙此道。
我的职责则是在这间小小的诊所里诊治病人。和预想中的繁忙截然相反,我的工作清闲到能够打盹。这全得益于社会秉持的“高效”原则,为了保证充足的工作时间,人们只被允许在特定的时间段来就诊,譬如周三的上午六点二十二分到六点四十一分,周五晚上六点四十分十七秒到六点五十分又三十五秒。在此之外谁若踏入诊所半步,就定会遭到严厉的惩处。
我之所以讲述这些,就是为了读者能够理解,我在蜗牛到来时的昏睡和不耐烦,绝非是任何的懈怠和不负责任,而是对法律一面禁止任何患者就诊,一面勒令医生必须留在医务室这种荒诞命令的本能抗拒。对于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强迫其不停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定然是可怖的惩罚。因此当我看到病历与蜗牛,就如同西西弗斯突然发现巨石留在山顶没有滚落一样,那种情绪是难以言说的。我是如此急切的想要治好这只蜗牛,但蜗牛的语速反倒让我有了新的痛苦。
对痛苦的逃避来源于本能,但逃避的方法却是后天训练的技能。因此,我所学习掌握的这些所谓的技能,仅仅在狭隘的人类社会才有所功用。一旦踏出这个圈子半步,虚假和伪装便无处遁形了。我面前的这只蜗牛,必然早就用它睥睨人类的触角,看破了我虚伪的倾听。想到这里,我愈发惶恐,连忙向蜗牛道歉。
出乎我的意料,蜗牛对此毫不在意。它正色道:“您丝毫不必道歉,医生。我对你们口中的这些法则一窍不通,也丝毫不想关注。只要你能帮助我解决自身的痛苦,让我在困倦时能自由的蜷缩,让我的触角能够抚摸草叶的纹理,我就对您感激不尽了。”在讲出这些话的时候,蜗牛把它的腹足完全伸展出来,有点像武士展露出的长刀,平滑但足够锋利,隐约中还可以照见自己。
这样的请求让我感到矛盾。我并不想告诉他的是,它的病痛不可能完全消除。我的读者可能已经知晓--蜗牛和人类不共用同一个时间。因此我们的相遇如果不是出于偶然,就一定是蜗牛的刻意为之。它受触角的指引,追寻着人类社会而来,缓缓迈入封闭的围墙。但当它进入围墙的那一刻起,围墙变成为了它新的外壳。蜗牛的本质是生长的自由。在外界的生长受到了围墙的阻碍,它便试图扩充自己的内容。但是壳不允许它这样做,壳告诉它:内容即沉重,即炸裂般的痛苦。于是蜗牛在二者间踯躅,最后来到我的桌前。但无济于事。身躯的伸展与壳的制约构成了蜗牛痛苦的两极。我只能小心翼翼的建议蜗牛离开围墙。“这或许会让你感到不舒服,但我认为这是唯一的方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