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诗》后记(小猫碎碎念)(3)
而其实诗歌归根结底还是词语的艺术,因为它的篇幅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对词语的准确程度和有力程度的要求也就最高。文章里的那种“一遍遍念词”的方法,其实是为了把我们生活中早已熟悉的词语重新陌生化,找到新的闪光点。就比如说,我们生活中一直都在使用“月”这个词,但是为什么诗人诗里面的月就那么诗情画意?其实是诗人在上下文的配合里,能把月这个意象和其他意象联系起来,加上自己的情绪产生新的阅读感受。床前明月光的月是低婉深沉的月(思乡),举杯邀明月的月就变成了孤独清冷的月(独酌),这两个月虽然用的词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意思不一样,李白的两句诗里面月都是他自己独一无二的月。用术语来说,就是能指一致,但情感所指完全不一样。
在古诗里面词的运用就已经这样困难,到现代诗就更不易,所以不管在千年前还是千年后,咱文章里西行法师都让女儿念最基本的词。现代诗更加强调用词的精准和奇诡,更加强调陌生化。如果说古诗里面的陌生化只是把我们通常现实生活大家共有的“月”变成诗人自己的“月”,那现代诗就更进一步,可能会把“月”变成一个似乎和月亮无关的东西,或者把月夸张化、扭曲化。这就好比“猫抓老鼠”没有新意,“猫拉着老鼠跳舞”就很特别一样,诗人的用词都是非常不同寻常的,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
举几个例子。比如咱文章里这句“我要在我的全身开满伤口,/给自己浑身刺满花纹。”
这是兰波的名句,这句诗里面的“伤口”就是非常陌生的一个伤口,因为它不仅不可怕、不狰狞,反而美丽、妖娆。兰波要主动给自己刺满伤口,甚至还要加上花纹,这是一种自戕,而借助这种行为他就把自己的形象独立出来了。自残的人是和世界脱节的人,是和世界有隔膜的人,但兰波赞扬这种自残,其实最后要表达的是他对自己精神目标的追求。但是,如果一般人来说这种情感,他们会怎么说?绝对不会想到用“伤口”来表达吧。这就是陌生化,本来熟悉的那个狰狞的伤口,在诗人笔下开出了美丽花朵。
(说教结束,想想还有没有没讲的)
似乎好像也没啥好讲的了,果然还是太严肃了没有彩蛋((
最后回到之前遗留的话题,为什么咱明知道会有bug,还是把诗歌划分到幻想的范畴里?其实这涉及到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问题。
打个比方,柏拉图就喜欢说,每个世界上的实体背后都有各自的一个概念,世界上的实体不过是对这个概念的不完全模仿;其实很多诗最后要追求的也是一个概念。李白诗里面的月,到千年以后是可以成为读者感同身受的月的,他的月的概念超越时空,和现实里面的月亮并没有关系。就好比说,现实里的月亮是什么?可能只是一个绕着地球转,反射太阳光的卫星。但是诗里面的月都是一个概念范畴的月,它是可以不存在的,只在读诗的时候跳出来感染你。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诗里的内容并不属于这个物质世界,而是代表一种人内心想象出的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