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永生与简单模因浅谈
比如某种文化体系或者思维方法与人脑机理有冲突,一旦不小心看到读到听到或者接触到,甚至理解到某种信息,就会触发这种冲突引发的精神问题。 模因不是什么魔法或者诅咒,仅仅只是触发了思维的内在缺陷,比如某种文化体系下的人看到一种特别的图片,就会像变得像被带了绿帽子一样愤怒。
例如:中国男人在自身的思维模式中对“妹妹你坐船头 哥哥岸上走”这句歌词有独特的思维反应。而这种想法又被我们的道德批判为下流,无耻。
模因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 " 一个想法,行为或风格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文化传播过程。 "
很可怕的定义,如果真是如此,我在高中的政治告诉我,人对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反应构成了意识(学的不精,大概意思就是现实有什么精神反应出什么,哈哈忘记专业术语)那么我真的有理由怀疑,第一个诞生自我意识的“人”,真的是同类吗?
我很久之前就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的世界观都是自家庭,社会,自我感知的杂糅。
那么第一个意识体,是如何意识到“我”这个概念呢?目前自然界中,除了人类,还有象,黑猩猩等可以感知“我”这个概念。
但很明显,象并不是天生就能分辨“我”,而是经过人类的帮助,提供了镜子,它才认知到镜子中“我”,并且它还会欣赏(哈哈,吾非象,不知象之乐)。
模因的传播基于这几点因素:
增值性:不同于基因只能通过传宗接代而传播,模因能够通过交流等媒介在人与人之间随时进行传播。
存续性:模因的信服能力。越能让人信服的模因,其传播几率会越高,而且模因在其宿主停留的时间也会越久。存续性同样肩负着与其他模因竞争的重任: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同时存在的模因会为了这些有限的精力和注意力产生竞争。
散播性:模因散播的倾向。这个因素直接决定模因的传播几率和传播范围。散播性更广的模因,传播的范围也就会越广,几率也会越高。举个例子:犹太教,因为有着严格的入教限制(在入教之前会受到严格的考核),其散播性就不如同样为宗教但是入教教义相对没有这么严格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对于这三个特点举个简单例子:网络语言,蓝瘦香菇,在不断的交流中传播开,借助互联网,十分迅速(有人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网络模因,我并没深入去了解,目前只是简易解析一下)但后期由于内涵(模因之间的竞争性)不高,他的停留时间总体来说不算太长。
那换个例子:国家,父母,亲人,孩子,这些概念不都是模因吗?(咳咳,有些反动了,不多说)
总体来说,描述范围从最大到最具体为:认知危害>信息危害>模因。
信息危害大多都是通过人的五感而感知的,而模因则是在信息危害之上加上了一层传染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