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他想要成为鲁迅……
你崇拜鲁迅吗?17岁呢?27岁呢?
17岁的他或许从没想到,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的一个提问会引来如此多的中伤。
500多个回答,穿插数不尽的嘲讽。
评述此事侥幸赚了1000多阅读量(没错,没有十万加,少两个零呢)的我,也要为自己上一句的表述澄清:
1.有的谩骂被折叠或是被删除
2.穿插本身就没说都是嘲讽
3.这些嘲讽本身或许被反驳,但是那些给他们点赞的人也并非少数,单是给他们点赞本身就是恶意。
你看,写个1000 阅读量的透明文都得给一个又一个热心网友分析逻辑、文意、群体心态。
油腻或者犬儒也许会很荒诞,更荒诞是你找不到别的解决之道。
说他白日做梦都是克制,剩下尽是对他无尽的人身攻击。网友们肆意谩骂顺带收获点赞无数的样子,只是网络生态的小小缩影。骂得狠才有粉丝,毒舌、毒评才能稳赚流量,你要是叫“理性看电影”、“中立品天下”,阅读量超过25都是网友捧场。
蒋方舟最近写过一段话:
“大众传媒非常热衷做的一件事,就是总结一种流行的心态,“这一届年轻人都是虚无主义者”、“这一届年轻人都是讨好型人格”、“这一届年轻人都受了原生家庭的害”、“这一届年轻人已经没有什么头发了”。——严格说起来,这也是门生意。因为是门生意,所以那些形容总让人忍不住点头,觉得说到了自己心坎。”——蒋方舟不仅要总结,更要悲痛欲绝,愤世嫉俗——外卖毁掉年轻人,某音毁掉下一代,伪精致掏空90后。
大家已不再需要人写书来疑惑为什么不生气,一副键盘,一根网线,足以欣赏仁义礼智信全面崩塌的常规表演。
我们什么时候如此不宽容?
尖锐和深刻不需要经由高超的骂闲街技巧展现。
就事论事本该是最基本的能力,现在看来已经是最高评价。
那么就事论事,对那个17岁想当鲁迅的少年该说些什么?
第一个问题,鲁迅先生是什么样子。上周末刚逛过鲁迅博物馆,着实大开眼界。
鲁迅先生的一生不只有少年眼中“唤醒民众意识”:
幼时爱好绘画,长大给北大设计校徽。
在日本时候学过柔道、采集过标本,专业是学医。
当然,既然去过日本,自然还算上掌握日语的技能。
回国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一份长辈眼中的“正当工作”——教书、从事学术研究。
还搞过出版业。
当然,不能忘记鲁迅先生简介里长长一串代表作。没有键盘的年代,那是一笔一划心血浇灌。
如果说“唤醒”,很多都可以和唤醒扯上关系。可《山海经》又能唤醒什么?刻桌求早又批判了谁?可这些先生情感的一部分,大里说,是生命的一部分。
还有一些沉重的:
家道中落。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