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2)
别怕挫和错,就想我现在的书写,感受自在其间。
除了李小龙,我听的一位说话非常有道理,思路很清晰的一位李玫瑾教授的讲课和访谈。
我觉得她怎么有这种超凡的气质和淡然的状态。
后来才知道她是哲学系毕业的。
她是真正对哲学感兴趣,从哲学中思考了更多高于金钱物质境界的东西,让她能够把注意力,放在真正的预防犯罪,这种看不出成果的事业上。
也是很有高度和深度。
再次让我感受到哲学的魅力。
包括我也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你都没了解过,就认为哲学玄乎?》,就是介绍哲学的定义。
其实这本身看不出是引向自杀,所以我不见得赞同那些书友的观点。
这就有点像什么呢?或许不太形象。
一把菜刀,它可以剁肉切菜,助我们做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但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件凶器。
所以很多事物,不见得是好是坏。
很多人的理解和了解哲学后的状态,也是不同的。
我记得在一次海难中,当得知自己一无所有后。
哲学家——芝诺,坦然面对,只说了一句:
“过去,金钱桎梏着我的哲学研究。
现在,千金散尽,如释重负。”
这就是很积极的认识,这一段出自《为什么你都没了解过,就认为哲学玄乎?》,里面写的很清楚。
都是些很接地气的东西。
这两天,我脑海一直不时会冒出天下第一读书人——唐诺老师的状态。
他天天看8小时的书,是真正的把很多基础的各个门类书给啃下去,并且把很多经典书籍都读透。
在一篇《十三邀》的采访里,随口引用出几十条恰如其分的名人名言。
他懂得很多原理和道理后的通透感和淡定的谦逊,让我越发向往。
参见《讲讲天下第一读书人唐诺,以及基本功》。
再就是昨天看到一篇文章《27岁姑娘一个人住进终南山,不买衣服,不用WIFI,3年后竟造出一家绝美书院》。
她的那种状态,不能简简单单断定是逃离还是更加积极的选择。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
在咱们作为人类这个既伟大,又渺小的个体。
这一生当中,我们走过的痕迹和方式,应该怎样去做。
是被很多无形和有形的绳子牵着鼻子,还是有时候能卸下绳扣,去探索一下自己和真实发生在身边,但并未涉足的思维空间和区域。
咱们会发现,很多人太行色匆匆,忙忙碌碌。
也有人无所事事,做着并不太喜欢的一些大众化的娱乐,接受着信手拈来的刺激快感。
这些会耗费我们的一种东西,会让我们陷入一种场中。
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而几乎不自知。
那么,哲学,或者其他的很多个方式。
就是打开我们身边更多扇门窗的途径。
没那么绝对,没那么难,只是会感觉不适应。
因为被生活推着走是理所当然,很累,却可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