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
先说说另一话题。
在更早先的一段,有很多微信读书的书友,对于苏菲被问“你是谁”后的评价。
他们有人说,哲学是残酷的,现实也是。
开始接触哲学,就离自杀进了一步。
而且有朋友引用了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一句话。
“哲学的尽头是自杀”。
我作为刚接触哲学的人,且没有看过完整的哲学著作,可以说没了解到哲学的很多面貌,不能去评判这句话。
但作为此时此刻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有不少东西,也是可以进行探讨的。
毕竟,我有逻辑和思维,还有一些见闻。
这篇文字,本身也是梳理和学习的过程。
最早给我灌输哲学思想的,是锦清兄介绍给我的,冬吴同学会的两位老师——梁冬和吴伯凡。
他们的话语间,都会传达一些很接地气的哲学观点。
让我感受更多的是哲学的魅力,让我眼前一亮,还激发了我对思考的兴趣。
另外我知道的哲学相关的,有我喜欢的李小龙。
他是哲学专业毕业,我倒是对他武术之外的哲学观点很感兴趣,特别是从武术观点中提炼出不少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观点。
也可以这么说,李小龙的做派和很多他的思想,就是充满了哲学思辨的。
比如他说截拳道:
“学习截拳道绝非单纯地寻求知识或积累形式化的技巧,而是在自我率真的表达上。”
作为李小龙自身创立的门派,截拳道这一武术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而不是固定的学**一种动作,在武侠小说里更像是心法,而不是招式。
还有他对水的看法:
“净空心灵,缥缈、无形,像水一样,可以流动,也可以撞击,不拘泥于形式,持续律动。”
当时听到,我很震惊。
这哪里仅仅是在说武术,做人,做事,面对挑战等等,都是同样的道理。
真正的强大,不一定是硬碰硬。
而是无形,却又随时可以有形。
这像不像阳明先生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可以实时反映现实最真实的状态,采取尽可能最佳的应对策略,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所以我还是觉得,很多东西,都是非常落地的。
包括这一句:
“不要思考,要去感受。”
这也是我经常给朋友提到的一句话。
比如一个知乎上的兄弟,问我投篮的问题。
我一再强调的,是感受,是体会。
没有足够多的实际感悟,再多的理论,也仅仅是理论。
这就像,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得一塌糊涂,但为什么啥用都没有?
还拿李小龙的一句话延伸上面的内容。
他说:
“我不怕遇到练习过10000种腿法的对手,但害怕遇到只将一种腿法练习10000次的强敌。”
这类似的道理,咱们懂的人太多了。
什么一万小时定律,什么要做行动的巨人,有啥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