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山海经》与“瘟疫”

《山海经》中带有瘟疫的怪兽
又南五百里,曰䃌山,南临䃌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其名曰峳峳。见则其国多狡客。有鸟焉,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
絜(xie)钩:形状像凫(野鸭),有老鼠的尾巴,喜欢登树木,出现在哪个国家就会瘟疫横行。
又东北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牜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其中多鱃鱼。
蜚:山海经中最出名的“瘟疫”怪兽,形状像牛,头是白色的,又一只眼睛,还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行走的地方草木枯竭、河水干涸,一旦出现就会瘟疫横行,蜚兽又相当于异兽中的“死神”。郭璞认为此兽体内含有灾气(今文,体内含病毒)。但是此兽依照象形文字来分析,字中带“虫”,或许会有其他相关传说,但可惜已经无处可寻了。
又西二十里,曰复州之山,其木多檀,其阳多黄金。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
跂踵: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猫头鹰,却长着一只爪子和猪一样的尾巴,名称是跂踵,在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就会发生大瘟疫。
跂踵是一种一足鸟,《太平御览》中跂踵还长有猪毛,依照现在的分析,看形象相似蝙蝠,但学界更多的分析结论是猫头鹰,还有一类分析就是与毕方相关。其实并不影响,它们都属于“一足鸟”崇拜。并且,民间还有一些独角妖怪带来瘟疫的传说,《满支习俗考》中就有记载,华中地区,人们相信除夕时来访的诸神中有一位独脚的怪神,这位怪神会在寝室中散布疾病的种子,因此才有了除夕夜早早放下寝室帘杖的习惯。同时《神异经》中也有“山魈”“山客”的半人半猿的独角怪兽,也会散播瘟疫。
另外跂踵的名字是类比的一种踮起脚尖的走路方式,所以“跂踵国”与瘟疫无关。
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彚,赤如丹火,其名曰疠,见则其国大疫。
疠:乐马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刺猬(吴任臣认为是刺猬),全身赤红如丹火,名称是,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家里就会发生大瘟疫。
《山海经》中可御瘟疫的怪兽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䖪鼠,见则其邑大旱。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其状如囗,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
箴鱼:有着针一样的喙的鱼,食之可以抵挡瘟疫。清代吴任臣认为此鱼的喙骨为黑色。同时,《临海志》有云,此鱼又名姜公鱼。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鳖鱼,其状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珠鳖鱼:外形像肺叶,有六只脚,味道酸中带甜,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感染瘟疫。郭璞认为这种鱼可抵御“时气”病也,(今文,即是季节流行病)。此鱼的形象在古籍上略有争议,有说四目,也有说双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