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短篇小说】只因误识林和靖(四)(3)

梅姑娘停了下来,话锋一转,道:“此亭即是那陶公所建,虽无匾,却名为隐秀亭。隐秀者,山中隐士也,陶公自喻。陶公任彭泽令时,浔阳郡督邮经过,属吏对他言:‘当束带迎之。’陶公因此叹道:‘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真个是名士风范!殊不知这陶公仕宦生涯,自辞彭泽县令结束,已然这十三年!十三年间,陶公所谓大济苍生之抱负得以实现?到头来还不是绝望而去。然义熙年间,朝中刘裕独掌大权,任意指使朝廷大臣,加之那东晋皇帝是个痴呆,如此一来,自然免不了弑君篡位,最终那痴呆皇帝被自己的宦官勒死。陶公身处其世,所谓的救国之抱负,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罢了!注定要绝望而隐,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肮脏的朝廷决裂,再不肯与之同流合污。公子,当今朝廷比之陶公所处之朝廷,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气数已尽,有亡国气象,那陶公十三年从仕未能易之半点,公子如今之抱负,怕亦是如此,未若效仿陶公,择一处隐居,不问世事,不随流俗,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际云卷云舒?
方是人生畅事!岂不闻那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道尽多少士子无奈?”
林逋低头,良久,“姑娘苦心我自是明白,今日携我到这隐秀亭,就是想尽最后之力留下我,姑娘岂不知,士人之气,或可名为天地浩然之正气,数年前我负级游学,本意便是养浩然正气,游遍山川,最终如那陶公一般,择一处,了此一生。怎奈如今朝野混乱,黎民涂炭,我辈怎忍心见之?姑娘比于前朝东晋,然当今朝廷并非那痴儿皇帝,受人摆布,只是被奸邪蔽日,闭塞视听罢了。东晋陶公十三年不忘终始,而尽我林逋愿为陶公之后,还天下一个朗朗太平!”
风吹过,梅香弥远。梅姑娘低头叹息,“如此,你既执意离去,就顺此山而下,见一片菊篱,便下北而去,从林中穿过,遇一小溪,溪水尽头,即是雪窦山阴,山阴乃尘世之村,穿村而行,便不再是雪窦地界了。”她伸出手,将发髻的玉簪拔下,玉簪头雕刻一片六出梅花,她将玉簪递与林逋,“这玉簪公子请拿去,望公子此行……保重,见簪……如见人。”说吧,便将身一转,径直而去,再不看林逋一眼。林逋手中执着玉簪,怔怔看着双肩微颤的女子远去,他闭上双眼,眼角竟有些湿润,他将手拱起,一揖到地,“他年我林逋若能得偿所愿,定……不负姑娘!”
一人执一簪,踏上行途,前路渺渺,此生何时再得以相见,林逋不知,梅姑娘亦不知。
江南客舟,少年听雨而去,身影依旧,只是比来时多了一份沉重,增了几怀愁思,更添了几缕淡淡梅花香……
这一日,士子林逋为江山社稷,乘船南下。
小舟自此而逝,江水无语东流,千里烟波,飘来那喃喃的低语。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未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