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作】混乱1876设定(3)大明帝国(3)
瓦剌首领鄂齐尔图向大明称臣,这也影响到了五年后东西土默特部和察哈尔部的归顺。自此内蒙古部渐渐形成。
在与西方人有了更深入的接触后,大明帝国对于这个世界也开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17世纪下半叶,随着小冰河期达到高峰,中原经受了很大的自然灾害,同时也有很多流民起事,政府为了减轻风险,就把他们安置到台湾等海外土地,同时再度放松出海的限制,这一时期很多人来到了南洋来做生意,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远渡太平洋去了美洲,虽然大多数人死在了路上,还是有很多人到达了它的西海岸。
17世纪末的另一次重大危机是准噶尔汗国的兴起。隆平四年(1679),准噶尔汗于西域兴起,杀死朝庭册封的瓦剌顺平王,很快一统天山南北的诸多地面,将一群松散的部落整合为一个强力的帝国,并东征喀尔喀蒙古,迫使其东迁。隆平六年(1681)夏,葛尔丹率领大军十万围攻嘉峪关,旋即陷肃州。朝廷急调陕西兵马二十万救援,尽管准噶尔部有俄罗斯人提供的火器和精锐的骑兵,但是在重炮的攻击下他们还是逐渐败退。战事持续到隆平十四年(1689),葛尔丹退入西域为止。但他们的威胁仍没有解除。隆平十八年(1693)葛尔丹又率军进攻漠西蒙古部,并且围攻宁夏镇。这次战役是一场险胜,大明惨胜,但葛尔丹在逃亡的过程中病逝,汗国陷入汗位斗争中,从此没有多大起色。
随着时间进入18世纪,江南也出现了少量工场生产的萌芽,尤其是苏州府纺织机器的改良,让江南一带出现了早期的纺织轻工业,总体来说在向好的方面发展。18世纪中叶,启蒙思想传入中国,这一思想宣扬天赋人权,鼓吹民主和选举制度。但是这时随着社会阶层的重新固化,大明的思想风气又重新趋于保守。当时主政的内阁诸位阁老认为,这种思想使人们更加容易争斗,容易仇恨,与华夏传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相悖,因而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拒绝这一思想。而这一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却认为这一思想与孟子思想高度符合,主张融合接纳。在他的影响力下,大明许多士子都开始接纳它,并且希望朝廷也能进行改革,按他们的话来说,是“若实行之,则尧舜之世庶几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