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杀太子的李世民,如何奠定大唐基业、开启贞观之治、使各国臣服?
李世民
隋朝李世民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公元598年)十二月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是隋朝官员李渊,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后来历任太守、卫尉少卿、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等,是隋朝手握重兵的重臣。
在李世民4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位能掐会算的算命书生,他见到李渊的次子时,不知是信口胡说,还是真的看出了世人无法看透的奥妙,竟一口咬定李渊次子有龙凤之姿,将来必能济世安民,造福社稷,为此,李渊便为儿子取名为“世民”,希望他将来能匡扶社稷、安定天下。当然,此事的真伪已经难以考证了,只不过此事在民间流传甚广。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接受了严格的儒家教育,同时学习武术兵法,各方面皆有突出表现,尤其擅长骑射。
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世民15岁,已经是风流倜傥的少年模样,娶了长孙氏为妻。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李世民参加云定兴(隋朝废太子杨勇妾侍的父亲,历任少府丞、卫尉少卿、左御卫将军、左屯卫大将军等职)的军队,长途奔袭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大业十二年,李渊因为善于用兵出任晋阳留守主持晋阳一带的军务,李世民因此跟随父亲李渊多次出征征战,一边平定各种叛乱,一边抗击突厥人的入侵,在战斗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
起兵灭隋
义宁元年,也就是公元617年,李世民因为隋朝无道不得人心,便鼓动父亲竖起反隋大旗起兵图谋天下,史称“晋阳起兵”。起兵后,李渊封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攻伐残暴无道的隋朝。
隋义宁元年(也就是公元617年)11月,李渊汇合李建成、李世民等部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攻入长安,迎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自任大丞相等职。李世民则被封为秦国公,食邑万户。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十二月,李世民被封为右元帅,率兵十万大军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久战不克,便假装失败退兵,在退兵途中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利用有利地形一举击败追上来的隋军。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废掉杨侑帝而自立为帝,将国号由隋改成唐,封战功卓著的李世民为尚书令等职,进封秦王。
征战四方
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疆土范围不大,主要是关中和河东一带,距离统一全国还很远。为了统一天下,李世民经常带兵征讨各个割据势力,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了四场大战役,打了许多硬仗、苦仗,将“李世民”这三个字打成了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第一次大仗是荡平薛举父子集团的战役。唐武德元年,薛举父子带领大军大举进攻关中,当时李世民大病在身只能卧病在床,无力谋划指挥,结果导致群龙无首又经验不足的部将应对失误,从而被薛举打败。但不久后,李世民身体状况得到好转扳转败局,在浅水原一带消灭了进犯之敌,消除了觊觎唐朝的西边敌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