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该为谁而活着(7)
越青:这件事的确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从此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之前的价值体系是否正确。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如果说悟到“为自己而活”是一层境界,悟到“为自己而活的同时与周围人的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却是一层更高的境界。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发现环境很难改变,即便你一时改变了环境,只要你疏忽大意,过不了一会儿环境又故态复萌了。而你能改变的仅仅是对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就拿我身处的环境来说吧,我可以把那些看不惯我的人理解为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行当横加干涉和百般阻挠,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对我的监督,一个人自己很难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可他的缺点却很容易被别人看到,别人看你不顺眼,那是因为你在他眼里还不够优秀,如果有人觉得我“二半吊子的水平还去考南艺”,那我就提高自己的钢琴水平,向他们证明自己的确具备一个职业钢琴演奏者的能力;
如果有人认为我是个自大狂,那我就多反省反省自己,一定是自己的傲慢大于自己的实际能力才会给人以这种感觉。
黄:真为你的转变感到高兴,照你这么说来,为自己而活跟别人对你提出要求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冲突。
越青:的确,现在回想起来,我人生当中每一个质的飞跃的阶段都是跟周围人对我提出要求联系在一起的:16岁习武的时候,我特别在意赵师傅对我的看法,为了博得师傅一个嘴角微微地上扬,我付出了比同门师兄弟多五六倍的功夫,即便汗流浃背、腰酸腿痛、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也毫无怨言;20岁学钢琴的时候,为了向所有反对我的人证明自己的确能在两三年内驾驭肖邦、李斯特,我一天练习十几个小时的钢琴,拼了命地把自己缺的那些东西都补上,为此甚至差点累出了心脏病。设想如果没有人给我施加压力,我永远跟着自己的心走,也许取得一点小成就就心满意足、止步不前了。我觉得被别人提出要求的原则是超越:只有自己实质性地提升了自己,自己跟周围人的冲突才有可能得到缓和;而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原则是舒服,只要自己感到舒服快乐,提升不提升都无所谓。
因此我们可以下定论,一个人要想得到提升就必须站出来面对所有人的质疑和挑战,在自己被否定的过程中,一个人也更有动力迈向一个更好、更完美的自己,而反过来说,一个对所有人眼光满不在乎的人似乎永远也不会有多大的进步,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否定当下的自己,因此也就很难得到一个更好地自己。
黄:的确,这似乎触及到了人的本质。
越青:我觉得不像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本质就是欲望的满足;或者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没有本质,如果说非得给人强加一个本质的话,人的本质就是否定性和超越性。我16岁习武的那阵子,只要能成为跟师傅水平相当的拳师也就称心满意了,但是随着我的能力越来越强,我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小地方的小拳师,发展了好几年以后,我磨练了更坚强的意志和更优越的能力,我的心变得更大了,每一次我定下目标并努力实现了以后,我就用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原来的那个不怎么完美的自己,每当我取得了更大的成绩以后,我感觉自己整个人的精神状况和境界都与原来大不相同,今年35岁的我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成为了一个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别人都认为我有超乎常人的天赋,但只有一路走过来的我自己心里面最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尽管如此,我并没有停止往前走,因为我相信人的本质不是一个现成的状态,再厉害的人只要不思进取地维持现状,他实际上已经被自己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