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峰年《战争,飞蛾,流萤》| 大国重器科幻(6)
船长向水手们保证:“我们还会回到黑石镇,我们会把飞蛾女皇号开回去。”
炉魂啊,如果你在的话,对我们说话吧。船长来到炉膛前面。炉膛是一个观察口,把铅炉内部的燃烧情况折射出来。正常的情况下那里面是白炽的高频电弧,像永不停息的雷暴,正如同现在这样。
怎么可能?那个裂口明明还在,不可能有足够的磁场约束住电浆不泄漏出来,那里面就相当于一个被压缩的小型的太阳。
铅炉圣殿的水手们正在努力搞清楚状况。监测数据显示铅炉在失去了一部分约束磁场的情况下还保持着稳定的压力与温度。
除非它自己把能量转化成了约束磁场。
那个发现异样的机师盘腿坐在炉膛前,盯着炉膛看。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过了一阵子,他发现了什么:“它出现了。”
人们围上来看。刚开始不明显,后来渐渐能看到一株蓝色的树状体。它伸展着枝丫,不断复制着自身,变粗变大,也变得更复杂。过了一会儿,树状体在电浆中游动起来,数千根枝条变幻着形状,像在海浪中荡漾的蓝色海草。
“能看到更精细的结构吗?”船长问。
那个机师已经从左臂中掏出了分析镜。众人静静地等着他观察出结果。
终于他摇摇头。“是包含有序模式的等离子体,我不能分辨它的结构。嗯……”他欲言又止。
这次众人认真地,安静地等他说出下面的话。
“我想,分形树可能是一种向外界交流的人工信号,只是我们看不懂这种语言。”
大家想到了蓝色的“流萤”。
灭火者中的一名翻译官被叫到炉膛前,他精通各文明的语言符号分析。
翻译官携带着一只伴灵,他的生物脑和伴灵的电子脑协同运作着。他观察了一下,说道:“如果这是一种语言,它传递信息的效率比我见过的任何语言都要高效上千倍,即使解译了我们也没法和它交流。”
“有办法解决吗?”指挥官问。
“我们有一个预案,在两个文明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最恶劣情况下建立交流的应对方案。这个方案从来没有被使用过。我试试,给我一些时间,也许会很长。”
翻译官在伴灵的协助下设计了一个自演化交互界面,让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自动演化。伴灵的电子眼对准炉膛,开始一帧不漏地记录分形树的变化模式。同时它接入了一台激光脉冲仪,将人类语言的学习库转码和调制,用激光脉冲打到炉膛里去。果然,对方察觉到了什么,分形树的输出模式发生了改变。变化模式记录到一定数量后,伴灵开始学习和分析,尝试不同的输出和反馈。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语言的拟合度越来越高。匹配的速度比预计的快很多,这说明铅炉中也有智能在加速匹配,对方优化了他们语言的表达方式。半天过后,匹配完成了。这时的树状体变成了一只又圆又胖的,带着纤毛的球体。
交互界面被连接到议事大厅的“海界”上,炉中客的形象也被投影到“海界”上方。指挥官被请到“海界”前。“海面”上云雾宁静,双方都在等待着第一次正式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