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虹《月涌大江流》| 大国重器科幻
晚上好!本周的主题是大国重器。
今天的小说来自 国资委新闻中心 x 未来事务管理局、环球网、果壳网、新浪微博 联合发起的「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活动。
(戳这了解:在黄河之源,看见超有未来感的中国制造)
旨在让优秀科幻作家走近国家工程和科技研发一线,亲历超有未来感的「大国重器」,想象由科技中国生发出的丰富未来。
本篇小说出自国家电网之行。
有什么话想对不存在科幻说?欢迎来留言~*也可以添加未来局接待员微信:FAA-110,在“不存在科幻”小说讨论群中参与小说讨论。
| 赵海虹 | 科幻作家,翻译,艺术史博士,大学教师。1996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曾获六届中国科幻银河奖,代表作《伊俄卡斯达》《1923年科幻故事》《世界》;在Asimov’s Science Fiction等科幻杂志发表英文小说;曾出版《群星,我的归宿》等多部译著、《桦树的眼睛》等多部作品集和长篇小说《水晶的天空》(《水晶天》)。
月涌大江流(全文约17000字,预计阅读时间42分钟)
1943年8月 重庆
炸弹落下来的时候,赵琮刚刚走上码头。
当刺耳的防空警报陡然在城市上空鸣响,沙坪坝沿江的台阶坎坎上,方才下船或等待登船的乘客、上岸采购的船工,还有挑着扁担、扛着大包行李的挑夫们,都像潮水一般向江岸上涌去。
即将降临的危险让空气变得浓稠起来,充满独特码头气息的江风,充满各种细腻而丰富的味道,蕴含着两岸的植物、江中水生动物的气息,和着淡淡的轮船机油味与码头上的杂物垃圾的腐味,这对他来说曾经是那样亲切的味道——家的味道,此时他却仿佛从中闻出了飞机机油的气息与炸弹的火药味。
他知道那只是幻觉,因为过分紧张勾起的记忆中的联觉。在他勘测川中公路和黔贵铁路的几年间,曾遭遇过多次这样的空袭。同事和老乡都曾在他眼前被炸死、炸伤。当时的惊恐与愤怒,让在他庆幸之余,又不禁为自己的平安无事而暗暗内疚,甚至,还有一种淡淡的羞耻。
或许正因为如此,当黑云般压过的机群一路飞过码头与城市的腹地,投下乌沉沉的黑鱼似的炸弹时,他在第一时间的惊吓之后,不再闪避,而是像望着宿敌一般,瞪大了眼睛,望着它们,纷纷坠下,钝声炸开。然后他眼前的世界遽然倾倒,他被炸弹的气流掀翻在地。
他从烟尘里坐起来,又一次死里逃生。他捡起蒙上了一层灰粒的黑框眼镜,用颤抖的手指翻起衣角擦拭镜片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和静与两个孩子就在这个被轰炸的城市里。
他猛然抬头,望向身后的城市,从那里腾起的烟尘判断轰炸的方位。“没有,一定没有……”他口中喃喃,伸手摸索了几下,抓住了自己常用的公文包,一把抱在胸前。这是他要送去交通局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