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伏记》-5.中国文学史概论(2)

2023-03-25三伏记 来源:百合文库
到此,我倒有几个问题认为不可思议:
1. 古代没有纸,当初甚至还没有笔墨,那么多的书籍,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2. 司马迁写了那么多的本纪、世家、列传、年表等,凭什么根据呢?朝代变迁,战火连连,天下大乱,谁能保存那些文章呢?
3. 司马迁的《史记》近百万字,他用的竹筒,应有几顿重吧,谁给刻上去的?他的竹筒原物尚在吗?不可能有人抄写,故仅原本。他的那么多文章,内容那么多,他是一挥而就,不作任何更改吗?若要删减,谈何容易?我们有了纸笔,写错了,一划重写,反复五次十次,不为稀奇。曹雪芹的《红楼梦》增删五次,可司马迁就无法办到了,那他的《史记》是怎么写成的呢?我不知有谁能解决这些问题!
4. 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信,有两千多字,竹筒有多重?派谁送去,人挑还是车载,马拉?据说司马迁四方出游,搜集资料,然而他凭什么记录下来?如果用竹筒,那一行人不是大队吗,且还需要驮运的马匹车驾等等。
继司马迁的《史记》之后,另一部具有重要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著作,是班固写成的《汉书》,班固仿效司马迁的做法,有本纪、年表、列传等。从刘邦到王莽,记载了二百三十多年间的重要史实。《苏武转》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苏武牧羊,在民间长期广为流传,为人民树立一个忠于国家的民族英雄形象和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对我国人民历来具有教育作用。
由汉惠帝和汉武设立的爱音乐的管署,叫乐府令,他们将民歌配以乐曲在宫廷内演唱,就称乐府,即汉乐府。它对唐宋以后的诗词发展有启蒙作用。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较自由的散文体。曹氏父子的成就尤为突出,《陈情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包括孔明的出师表,都是当时作者们的心声之作,直抒胸臆,想写的便写出来,即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的写照。因此,亲切感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田园诗都是脍炙人口,这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成就辉煌,影响之深远,早为世人所公认。这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决定的。经济是基础,文学是上层建筑。这个观点在此也是证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混乱之后,出现了隋唐大统一的局面,经济得到了发展,由乐府作为宫廷的欣赏文艺大大扩展了,变成了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在唐代,不会作诗的,不叫雅士,更不能加官进爵,进入殿堂光宗耀祖。于是少年诗人便应景而生,骆宾王即其一,七岁会作诗,几乎行程了全民作诗高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王昌龄是其杰出的代表。还有韩愈、柳宗元两位有突出文学成就的大散文家,对后代影响很大。与宋朝的苏辙、苏向、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曾经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元朝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元人组建成的杂剧和散曲,一般说“元曲”,与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连成一气。人们一听便知个朝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元曲一般存在上层社会,特别是供皇宫贵族欣赏,在民间影响平平。然而,关汉卿写的悲剧《窦娥冤》却流传千古,艺术成就很高成为后人悲剧作者的导师和楷模。
猜你喜欢